第二十三章 坑爹坑队友(2 / 3)
户,士绅之首,绝对不能轻慢。而徐谦是忠良之后,若是道理站在徐谦一方,他若是委屈了徐谦,到时候肯定又是一片叫骂,他不得不抖擞精神,摆出了几分威严,对徐谦正色道:“徐公子,张翁说你们父子二人在张家对面开设义庄,此话不假吧?”
苏县令已经下了决心,眼下不再看谁的背景更深,谁的名望更大,只要自己秉公处置,任谁也说不出一个坏来。
徐谦正色回答道:“大人,确实有这件事。”
苏县令脸色板起来,道:“在张家对门开设义庄,实有扰民之嫌,张家来告你,也是情有可原,你知错吗?”
方才是问徐谦知不知罪,现在却是问他知不知错,显然苏县令虽然是兴师问罪的口吻,可是却存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到时候只要徐谦承认错误,关了义庄,这件事也就能圆满结束,而苏县令也能长舒口气。
徐谦道:“大人,小人父子二人筹办义庄,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行善,先祖至德,而如今徐家虽然家道已经衰落,可是积德向善之心却从未断绝,还请大人明察。”
苏县令皱眉,道:“既是向善,本县自然要嘉奖,只是你将义庄开设在张家对门,张家不满自然也是理所应当。”
徐谦正色道:“大人,大明律早有规定,义庄不得开设在城内,至于对城郊的义庄,朝廷并无限制,张家对门恰好有一处荒废的宅院,小人盘下来开设义庄,并没有触犯律法。”
苏县令顿时讶然,碰到一个对律法比自己还精通的家伙,实在让他拿不出脾气来。徐谦的话并没有错,明律只是规定在城内不得开设义庄,可是钱塘县和别处县城不同,由于太过繁华,以至于许多街坊都在城外,按朝廷对城内和城郊的解释,徐谦的义庄也确实是设在城郊。况且人家大义凛然,说是在做善事,他苏县令就算是一县父母,总不能阻碍人家向善吧?若真要强制关闭了义庄,岂不是又要被人戴上自己不肯教化百姓,却还妨碍别人为善的帽子?
棘手……太棘手了。
苏县令此时正恨不得拂袖而去,把这烂摊子全部丢给别人。
只是苏县令并没有注意到,站在他身边的黄师爷脸色比他更差。黄师爷一开始,还只是存着看热闹的心思,无论是张家还是徐家都和他无关,现在他突然意识到徐家开的是义庄,而且这麻烦也来自于义庄,又想起徐谦父子前几日请他去吃酒,也是说什么行善积德,还请他留下笔墨,不但如此,黄师爷还收了人家的润笔钱。
按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