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泰州学派(2 / 5)
就有制造的工匠和种田的屯户,工匠屯户要生活,又会需要其他的物资,各行各业都是社会必不可少的方面,争取胜利离不开他们。
战争的胜利,永远是来自每个普通人的奋战,没有一个个英雄的个体就没有英雄的团体,我们登州镇所有人为胜利作出了贡献,包括那些没有上战场的屯户、裁缝、商人、民政人员在内。你们今日进入文登大学堂,只是一个学习的开始,不意味着你拥有高人一头的出身,只是证明你们在读书上有更高的天赋,或者你们付出了更多努力。你们以后依然会从军,会入工坊,甚至经商,你们与那些屯户没有阶级的差别,只是分工不同,便如我本人,亦是与你们同样的个体。
所以我希望,你们在大学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同学,而你们在老师面前,亦是一个平等之个体,在大学堂里面,没有圣人之言,对于老师所教授的,也可以怀疑,可以自己去论证,包括我今日所讲的在内。人人都可以是一个哲学家,对这个世界得出自己的结论,大学堂就是这样的地方,也是我到威海就开始憧憬的,今天它终于建成,而你们是第一批学员,在那里,你们有免费的饮食,让你们心无旁骛的专研各个学科,在那里,会允许你们所有的思想之花自由绽放……”
陈新在门外听着大教室里面的讲话,不由摸摸鼻子低声说了一句,“会不会太超前了点。”
“大人您刚才说什么?”黄思德凑过来。
“没事,我只是听入神了,你觉得如何?”
“属下有点没明白,人人可做哲学家是啥意思?”
陈新摸摸鼻子,“就是说人皆可为圣贤。”
黄思德眼睛转转,他不太明白陈新到底怎么看的,一时没有方向跟随,不过他考虑片刻后还是道:“属下觉得,刘先生前面杀鞑子讲得挺好,后面的部分,属下稍有异议,按刘先生所说,人人皆平等之个体,那以后军中兵卒也不听军官的,他可以怀疑军官的命令,便如一道军令下来,可能多半人会死,那这些士兵是否以平等为理由,拒绝执行……”
陈新笑笑道:“他说的是大学堂里面。”
“嗯,这个,大人,大学堂中出来的学生,也可能当兵当工匠或入民事部,属下认为学堂之中当以大人您的训导为准则,如此才能够万众一心,岂能一人想一套出来,那样的话,谁都愿在家里种地经商,何苦跑去打鞑子。”
陈新看着地上沉思一下,对黄思德微笑道:“你想得很周全,所以学校中的训导官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