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产品(4 / 6)
刘民有一边写着一边道:“我认为十亩够了,这样他们至少有吃的,农活也不太多,有时间也可以去训练,农闲的时候可以去做建筑工,或者到工坊打临工。”
陈新眨眨眼睛道:“这个劳动力不能让他们自由流动,他们都算是咱们文登营的老人了,多少有些路子,既然有了田地,那些劳动岗位就先保证新到的流民,让这些流民能养活自己。那些分了田的屯户可以自己搞养殖之类的,别把岗位抢完了,这样可以让流民尽快安生下来。”
刘民有瞥他一眼没好气的道:“这怎么限制。”
“这个多简单,给新到的流民发内部户贴,咱们屯堡全都有保甲,按月份限定只有某屯堡可以去做临工,另外,那些流民肯定是希望少些人来争,让他们举报就是,查实的就罚款。”
“这样岂不是和朱元璋那一套差不多,走个路都要路引,这样的限制怕是不能持久。况且建筑也是要技术的,那些流民刚来,怎么会这些东西。”
陈新抓抓头道:“那这样吧,这些会技术的不限制,但单纯的体力劳动必须使用流民,既然消费群体主要是军队和工坊的人,咱们两各管各的部门,普通体力劳动只能用新居民,一旦查实不符,就罚这个建房子人的工钱,这样他们自然会去查验。”
“那行吧,估计好些人要怨恨你。”
“放心吧,我肯定是让黄思德去下令,以总训导官名义签发,他们要怪就去怪黄思德。再说我不是还有农兵系统嘛,原本农兵计划的每月五钱银子,我把这五钱拆成十份,每训练一次五分银子,这样他们有银子赚,怨气会少很多。每月训练十次,他们也就没多少时间去打工了。”
刘民有笑道:“这倒是好办法,那你不如把流民全都编起来训练。”
“编起来是必须的,但是那么多人,哪里能这样给银子。现在不过五六个屯堡,编制农兵才一千多人,一万农兵的话,一月就要五千两银子,还是等咱们新产品赚钱了再说。”
刘民有听到说到新产品,提醒道:“陈将军,麻、布、纸、烟草的采购可都下达了,投入这么大,这两样新产品的销路可还是个未知数。”
陈新笑嘻嘻的道:“刘大人放心,绝对没问题,一个旅行包,一个卷烟,旅行包在人口流动频繁的江南和运河沿线必定好销,卷烟在哪里都好卖,这两样产品做出来,咱们就能养活多少人了,除了工厂,还有上游的种植,下游的运输、包装、销售,能消化掉很多劳动力,然后他们再消费,又能带动服务业。别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