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封赏责罚(3 / 7)
北疆的霸主,不需要来自敌方的怜悯!
从九月六日起到九月十一日,燕王李茂开始突围了,面对着十余万朝廷大军,很难想象这位北方的霸主带着一帮屡战屡败的士卒,竟然还敢日复一日地强行突围。
而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面对着梁丘舞、费国、廖立、马聃等许许多多的朝廷方猛将,李茂竟真的杀出了重围,硬生生从朝廷的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逃回了北疆。
尽管当时李茂身边已不足十骑,但他依旧还是顺利地突围而出了,依靠着他麾下那些至死都对他忠心耿耿的北疆兵将们。
来时十余万大军,甚至于,倘若加上那七万左右的辽东远征军,燕王李茂此番挥军南下的军队,有将近二十万,但是当他败退回北疆的时候,身旁竟然只剩下寥寥不到十骑,数以十余万计的北疆兵将战死在这场战事中,甚至于,即便在明知己方注定失败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北疆兵将依旧为了自己的主公能够突围回到北疆而贡献着自己宝贵的性命。
这使得当战后冀州军清点俘虏的时候,他们发现俘虏仅仅只有数千人……
何其悲壮!何其悲哀!
三王之乱、燕王之乱,这场长达两年的内乱,终于在今日得以告终,但大周却也因此而元气大损。据战后清点损失,在这两年牺牲的兵卒人员,竟高达百万,是当年大周南下灭唐时双方损失兵马的整整五倍,甚至还要多。
动荡的乱世,致使大周国力严重衰减,物价高涨,国库空虚,这使得朝廷暂时作罢了北伐的打算,也使得李茂暂时得以喘口气。
大周景治五年十月,因为冀京的军民在早前已尽数迁至朝歌,天子李寿不欲城中军民再长途奔走搬回冀京,遂昭告天下,正式将大周的王都定为朝歌,至于旧日的王都冀京,则改称冀州府,由冀州军入驻,成为防御北疆以及草原势力的北方军事重城。
十月六日,大周天子李寿向北疆的李茂发出了一份书信,不问罪亦不赦免,只说一年之后的当日,朝廷当首伐北疆。
当时众人皆不知李寿的意思,唯独李茂在北疆阅过这份书信后默然不语。
而同时,朝廷正式犒赏册封近年有战功的重臣。
首当其冲,谢安被正式册封为安乐王,不得不说这有些出乎众冀州军将领的意料,毕竟凭借着谢安这些年来的战功,封个带“武”字的王号实在是绰绰有余。
不过话说回来,恐怕也只有知情的绝少数,才清楚安乐王这个封号所代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