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国有难,天子守国门(12 / 13)
然急切想要回援冀京,却奈何四周被北疆兵与西军团团围住,竟是被困死在博陵。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之前为了提防北疆从雪丘渗透到安平国境内,陈纲、项青、罗超分别率领东军骑兵在雪丘附近阻挡,使得博陵梁丘舞身旁仅仅只有三千左右的兵卒,实在不足以突围,要不然,以梁丘舞的勇武,岂是几万北疆可以抵挡的?
探查到燕王李茂弃了博陵,率数万北疆兵来攻冀京,冀京朝野震动,不少朝臣向李寿奏请迁都的建议,并且请李寿发布皇命,调回正在江南平定太平军的谢安与李贤二人,毕竟他二人手中兵马合计尚有近十万,是对付北疆兵马的不二人选。
但是李寿却回绝了朝臣的请柬,拒不发皇命召回谢安、李贤与冀州兵,甚至下令朝中大臣从即日起不得向江南透露任何有关于冀京的变故。毕竟在李寿看来,谢安与李贤二人此时多半在征剿太平军的关键时刻,岂能中途令其撤兵?
“此时若招回谢尚书与丞相大人,非但远水难解近火,恐怕还会导致两位大人被太平军乱党有机可乘!”再度出山的胤公坚定地站在了李寿这边。
不过话虽如此,胤公还是奏请李寿迁都,毕竟就眼下冀京的兵力而言,实在挡不住李茂麾下的北疆兵。
在一番苦劝下,李寿终于同意,下令从冀京迁都至古都城朝歌,叫朝中文臣以及城内百姓陆续迁移至朝歌城。
甚至于,为了替迁移的队伍争取时间,李寿这位自继位后被誉为是大周历代最软弱的皇帝,竟亲自披甲上阵,御驾亲征。
朝中大臣闻言大惊失色,在他们看来,李寿又不像其父亲、即先帝李暨那样是年少时颇为勇武的皇帝,只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罢了,岂能踏足沙场涉险?
就连胤公亦是连连摇头,但遗憾是,李寿虽然懦弱,但为人却颇为倔强,当即下令叫群臣遵从皇命。
无奈之下,胤公只好呆着一干朝臣往朝歌城去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无论冀州这边打得再是火热,朝政却不可荒废一日,否则,乱的就不止是北疆一地了。
而相比于胤公一系的文臣,梁丘公、吕公一系的武将倒是颇为支持天子李寿的决断,毕竟两位老人心中清楚,若没有人在此阻挡北疆之兵,李茂在拿下冀京后,下一个攻打的目标无疑就是朝歌城。
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来阻挡北疆兵的最佳人选无疑就是东镇侯梁丘舞,可惜此女却被困死在博陵,而除她以外,还有谁会比李寿更适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