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日久生情?(二)(5 / 8)
错?”
“大人明鉴!”
“……”谢安深深注视着张益,后者毫不退缩地与谢安直视,神色坦荡,毫无躲闪之意。
满意地点了点头,谢安微微吸了口气,望着行军图皱皱眉,缓缓说道,“倘若张益将军所言属实,那太平军依然还在庐山附近,就有点问题了……”
“大人的意思是?”
“梁乘,大梁军一日行军速度几何?”
梁乘愣了愣,抱拳回答道,“步卒六十里,骑兵九十里!”
“这就是了,刘晴前日半夜撤兵,至今已有一白昼、两夜昼,换句话说,差不多是十六个时辰,然而呢,太平军依然还在庐山附近……糟了!”说到这里,谢安面色微变,喃喃说道,“莫非那刘晴打算在庐山伏击冯何?”
帐内众将闻言面面相觑,目不转睛地望向谢安,却见谢安神色凝重地注视着行军图,喃喃自语道,“那刘晴前夜连夜撤兵,分明就是怕我军随后追击,我若是她,倘若一心要逃走,势必会叫全军急行,可她呢,行军不紧不慢,十六个时辰只赶了六十里路,这不合常理……”
苟贡闻言皱眉说道,“大人,您将太平贼军跟大梁军比较,是否有些高看了贼军?大梁军可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贼军,不过是一些持有兵器的乌合之众罢了!”
谢安摇了摇头,皱眉说道,“苟贡,你这么想就错了,太平军只是不善于大规模战役,因为他们以往要躲避大周朝廷的追捕,是故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训练演习,充其量不过几十人、几百人的操练,以免被朝廷抓到踪迹,这也正是前几日我大梁军能够在两军厮杀时以临时改变阵型为诱饵、轻易打败太平军的原因。但是并不能说,太平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他们只是善于打小规模的战斗……换而言之,刘晴在十六个时辰内只行了六十里路程,这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她知道我军会追击,是故提前一步,在前方设下埋伏……”
“不对吧,大人?”大梁军将领王淮诧异说道,“倘若那刘晴当真要伏击我等,又何以会在半夜悄然撤退,至少她应该让我军察觉才对……”
“所以说,她想伏击的,并非是我军,而是冯何将军那九千骑兵!”皱了皱眉,谢安正色说道,“她很清楚,一旦她敢撤兵,我军便会追击,因此,她在我军反应过来前悄悄撤走了,如此一来,我军会有何等应对呢?”
“派骑兵急行前往堵截,为后军争取时间?”梁乘惊声喊道。
“不错!”重重一捶桌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