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敌暗我明的局势(二)(6 / 7)
[太平信至:问其此行目的,意欲何为?]
尽管为了掩人耳目,饶是在暗号中也未出现[军]以及谢安的名字字样,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阅读,至少秦可儿看的明白。
看来那日谢安率八万大梁军抵达广陵的情报,自己手底下那些人已经送至太平军手中了。
不过看此信中所言,太平军似乎不想触发无谓的交战,要不然,来信就不会询问谢安的目的,而是直接聚拢兵力与他开战了。
为什么呢?
按理来说,太平军应该断然不会坐视谢安率军深入其腹地才对啊,果然是因为三王那边的事么?
秦可儿微微皱了皱眉。
倘若别的,秦可儿或许不敢自夸,可若是提到情报,她足以自傲,哪怕是大周朝廷的情报网,也不及她手中的情报网来得全面。
正因为如此,秦可儿很清楚[三王]与太平军之间的勾结,甚至于,就连她自己也与这两股势力有着一些交易:三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秦王李慎成为大周天子,太平军的目的是为了复辟南唐,而她秦可儿,只不过是想在这即将来临的乱世中独善其身罢了,三者之间不存在什么根本上的冲突;而大周冀京朝廷则不同,冀京朝廷,显然不会坐视李慎得势。
仔细看完了那几张书信中的由太平军传来的讯息,秦可儿微微吐了口气。
据信中以暗号方式所写的讯息所言,秦可儿大致理清了思路:太平军已得知谢安率八万大梁军堵江的消息,对此,太平军内部有两个主意,一是等待三王那边准备就绪,一同反叛;还有就是率先吃掉谢安这股兵力,毕竟谢安一除,整个江南其余郡县兵力,不足以与太平军抗衡。
而太平军此番冒着风险送信至自己手中,无非就是想询问一下谢安的目的,看看谢安是否打算跟他们死磕,倘若自己这边不回书信,也没有任何表示,他们就要准备对谢安用兵,替三王那边分担一部分来自八贤王李贤的压力。
“太平军看样子似乎也不是铁板一块啊……”秦可儿微微皱了皱眉,低声嘀咕一句,将金簪恢复原样,插回发束之上。
或许就连谢安也没想到,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其实一直就在他眼皮底下,无论是白昼与秦可儿亲亲我我的时候,还是夜晚秦可儿用口舌侍奉他的时候。
建议马上对谢安用兵的,应该就是太平军第三代副帅伍衡吧……
这个时候主动对谢安的大梁军开战,对太平军来说可不是什么一本万利的事,难道他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