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所犯的相同疏忽(2 / 7)
夸张的话,在北疆,李茂一句话要比冀京的圣旨有效地多。
这样一位强势的封疆王爷,倘若是外姓人,太平军多半会选择拉拢的手段,但遗憾的是,李茂乃大周李氏皇族,岂会与太平军同流合污?
想想也是,似李炜、李慎、李茂、李承、李贤,虽然此前一个个都死盯着皇帝的位置,甚至于有些时候不折手段,可他们却从未做过背弃大周的事,毕竟大周是他们的先祖所建立的国家,而众皇子们记事起第一堂课,便是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正因为如此,倘若太平军要在北疆制造混乱局势而转移大周朝廷的注意,便只能除掉李茂。
“原来如此……”想到这里,谢安也逐渐明白了李贤话中的意思。
“还有一点,”凝视着李茂与谢安半响,李贤压低声音说道,“这只是小王私下的猜测……皇兄这些年为巩固我大周边塞稳定,在草原制造了不少杀孽,眼下,草原人畏惧于皇兄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这份仇恨,又岂能轻易化解?而倘若皇兄一死……恐怕太平军反贼只需派一名说客,会能得草原人不顾一切向我大周复仇!——到时候,北有戎夷连同北疆生事,南有太平军伺机反叛,我大周即便国力强盛,恐怕亦要陷入首尾难顾的尴尬处境中……”
“哼!——草原岂还有余力反攻我大周?”李茂闻言撇了撇嘴,神色间说不出的傲气,然而他的眼神中却不由浮现出几分凝重。
“……因此,小王断定,此番皇兄前来冀京,身旁定有太平军[六神将]随同,看看是否能伺机铲除皇兄,并将这桩事嫁祸给我冀京……是故,只要我等替其营造出合适的时机,抛出香饵,便不怕那条大鱼不咬钩!”
望着李贤信誓旦旦的模样,李茂与谢安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
啊,在一个时辰前,谢安很是佩服李贤,单凭手头现有的讯息,便将太平军的意图推断出七七八八,让他不禁心生几分庆幸:有一个聪明绝顶智者站在自己一方,这是多么的幸运。
然而如今,眼瞅着那柄明晃晃的宝剑即将斩落于自己脑门,谢安在心中忍不住想骂娘,因为事态的发展,与李贤所描述的根本就是两回事!
屁啊!
摆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模样,说什么李茂才是六神将要杀的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会儿会有一柄剑悬在我谢安的脑门上?
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什么才高八斗、智比天人的[八贤王],忒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