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当刺客撞见刺客(3 / 7)
“不,没有!”金铃儿摇了摇头,说道,“据说,东镇侯梁丘敬一路追击太平军至三山,非但将两万余太平军残兵杀地只剩下寥寥数千余人,更将这些人逼入绝境,本来是必死之局,却没想到峰回路转,东镇侯梁丘敬在追击太平军时不慎被一枚流矢射中头颅,当即毙命,当时东军大乱,哪里还顾得上追击太平军,如此,叫那数千太平军侥幸逃过一劫……”
尽管谢安早已听人说过有关于他那位岳父大人的不幸,但听到这句话时,亦不禁暗暗叹息,叹息东镇侯这般猛将,竟死得那般冤枉。
“后来呢?”
“后来……”金铃儿抬起头望了一眼天空,微微叹道,“摆着金陵这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江南各方反周的义士,不敢再那般明目张胆,兼之薛仁战死,无人领导,犹如一盘散沙,难成气候……不过江南各地官府,却依然追捕太平军的踪迹,甚至于,有些人为了升官发财,捕风作影,将寻常百姓诬为太平军余孽,十余年来,冤案惨案不计其数,却又敢怒不敢言,致使民生怨愤,唉声载道。是故,才有了七皇子李贤下江南……”
“原来如此……”谢安闻言,微微叹了口气。
他大致也能够理解大周天子李暨的心思,这位曾经的英武君王,也早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都说人到老时,会忍不住回忆曾经的过往,或许这位对于大周而言英明神武的君王便是如此,他多半是想到了自己对江南百姓带来的灾难,于心不安,因此才叫七皇子李贤代他巡访江南,安抚江南百姓。
说起来,谢安见过大周天子李暨,平心而论,李暨给他留下的印象相当不错,睿智而有器量,就像胤公、孔文那两位老爷子一样,让谢安敬畏不已。
却没想到,那位始终面带微笑的睿智君王,那位体型臃肿,丝毫看不出曾经是一位武人的大周皇帝,曾经竟然杀过那么多的人……
想到这里,谢安对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微微叹了口气,谢安问道,“那些孤儿,后来怎么样?”
见谢安问起此事,金铃儿微微有些意外,想了想,说道,“当初金陵几乎是十室九空,为了弥补城中人口的不足,丞相长孙胤……也就是如今的胤公,他提议将长江以北的一些百姓迁入金陵,每户领养数名孤儿,期间所费钱财,皆由金陵官府承担……”说到这里,她哂笑着撇了撇嘴。
“为什么发笑?这样不是很好么?”
“很好?”金铃儿瞥了一眼谢安,冷冷说道,“换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