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有人请皇上吃饭(2 / 4)
皇帝迟疑的拿过一本奏折。一看那边皱起了眉头,开篇便是尧舜禹,在看下面洋洋洒洒万于言。
经过一年多的批复奏折,天启皇帝对两种奏折最是畏惧,第一种就是这样的。上来就是尧舜禹,一堆没用的废话,说起来没完没了。另外一种上来就是:呜呼,社稷倾覆!要不然就是:天道不存,国将不国!凡是这种奏折,基本全都是骂人的,虽然不会直接骂天启皇帝,不过里面一定夹枪带棍的讽刺。
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不禁慨叹,作为皇帝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
耐着性子向下看,见那段吹捧拍马的话略过去,天启皇帝已经看烦了。皇帝做的事情符合大臣们的心思,那就是可比尧舜,千古一帝之类的赞誉。如果不符合那就是夏桀商纣在世矣,如果治罪肯定会有人冲上来等着治罪,又不能杀了他们,天启皇帝也只能采取其他皇帝的办法,那就是不予理会!
终于将废话略过,看到了最后面,原来是一份保举的折子,落款是山西道监察御史侯恂。前面吹捧天启皇帝,到后面来了一句应超拔任用。当看到保举的是一个县令的时候,天启皇帝的心里便没什么兴趣拿了,可是看到那个名字的时候,天启皇帝就愣住了。
袁崇焕,只要对明末有一点了解的人就不可能名没听过这个名字,这是这个时代争议颇多的人物。
天启皇帝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曾经找过很多名臣,有的是一时没想起来,有的是想起来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袁崇焕显然是属于后者的,这个人让天启皇帝很头疼。
后世对袁崇焕的争论非常的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是爱国者,不过能力并不强。总之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
天启皇帝前世读大学的时候,寝室的同学们不时便会讨论些历史人物,这位袁崇焕绝对是分歧最多的人之一。在天启皇帝的心里,他更倾向后一种言论。
看着面前的奏折,天启皇帝轻轻的笑了笑,自己应该见一见这个人。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去把骆思恭找来!”
“皇上,已经是正午了,先用膳吧!政事还是下午在办吧!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全都系于陛下一身,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啊!”王承恩一脸的愁苦,躬着身子对着天启皇帝,声音颇为悲切的道。
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天启皇帝声音颇为厌烦的说道:“好了,真是啰嗦!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快去传膳啊!让你说的真的有些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