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改制(2 / 4)
卫所制为募兵制,毕竟朝廷之中很多人靠这条线吃饭的。现在工部将作监那边已经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了,如果这条线在断了,恐怕很多人年都过不好了。
虽然改革的只有辽东,可是辽东一直都是钱粮最多的地方,如果真的改了,很多人的饭碗都会砸了。不过朝廷中的文官影响不会很大,最多每年少几笔孝敬钱。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边关的将军,不知道这个消息传过去,那些丘八会怎么样。
见没有人说话,徐光启接着说道:“想要建立新的军队,募兵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就像当年戚继光的浙军一样,战力远不是卫所兵能比拟的。朝廷想要对阵建奴,这个募兵制是在必行,这就是臣说的辽东募兵制可行的原因。其实臣觉得不光是可行,而是必行!”
大殿里面的大臣互相看着,很多人的脸色都非常的难看,不过他们却没有人站出来。互相看了看,终于一个大步的踏了出来,沉声说道:“陛下,臣不赞同徐大人的说法!”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看向了站出来的人,很多人的脸上出现了一抹喜意,终于有人站出来了。当看到站出来的人,大部分脸上都是一脸的了然,这个人正是户部侍郎梁哲。
看了一眼梁哲。天启皇帝面无表情的说道:“梁爱卿,孙爱卿的话还没有说完,等孙爱卿把话说完吧!”
众人都是一愣,不过很快脸上便流露出了笑意,徐光启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徐光启的话还没说完,梁哲就站了出来,这确实有僭越的嫌疑。天启皇帝这样的态度也正常,梁哲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妥,对着天启皇帝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臣遵旨!”
没有理会梁哲,天启皇帝对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你接着说!”
“是,陛下!臣刚刚说的是应该实行的原因,另一方面臣也觉得有不宜实行的方面。朝廷现在面对的建奴,如果辽东将卫所制改为募兵制,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形成战力。如果建奴来袭,恐怕是适得其反。”徐光启说完,回头看了一眼梁哲,目光很是深邃。
虽然徐光启沉迷于火器,可是他和毕懋康不同,毕懋康不适合官场,可是他却在很会做官。历史上的徐光启最后也是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皇帝皱着眉头想了想,又将目光看向了梁哲,沉声问道:“梁爱卿,你有什么想法,现在说吧!”
“是,陛下!臣觉得辽东的募兵制不可行。卫所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既保证了军队的粮草,有保证了军队的战力。如果将卫所制改为募兵制,朝廷的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