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疑惑(2 / 3)
来是有原因的。辽东的督师杨渊,御史冯三元,兵部尚书姚宗文,内阁大学士顾慥,如果把这四个人串连起来,不知道熊大人会想到什么?”周嘉谟虽然知道这里面不对,可是却真的想不明白这些人究竟要做什么,等到杨涟出来了一定要好好问问他。周嘉谟相信政治嗅觉敏锐的杨涟肯定能猜到一些什么,至于一边紧皱眉头的左光斗,压根就不在周嘉谟的考虑之内。
“这个,算了吧!熊某对于朝堂上纷争,一项是没什么办法,既然周大人都想不明白,我就更想不通了。”苦笑着摇了摇头,熊廷弼便和周嘉谟二人缓步的向远处走去了。
此时被周嘉谟记挂在心上的杨涟,正一脸恭谨的站在与书房的龙书案前面,脸上挂着的是一丝苦笑。
“来人啊!给杨大人那个凳子来,别让杨大人累着。”皱着眉头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杨涟,天启皇帝又好气又好笑的道。
“臣,谢主隆恩。”对着天启皇帝恭敬的拜了拜,杨涟也不客气,接过太监手里的凳子就坐了上去,站了一早上的朝了,杨涟真的有些累吧!
“既然来了,就说说吧!你找朕有什么事情?”天启皇帝揉了揉发胀的眼睛,笑着看着杨涟,轻声道。
杨涟的心里不断的琢磨,这话到底该怎么说呢?半晌才道:“陛下,臣觉得今天的事情有些蹊跷啊!”
见杨涟一副马上就要天下大乱的模样,天启皇帝笑骂道:“有什么话赶紧说,朕没时间看你在这里演戏!”
“那臣要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陛下可要赦臣无罪啊!”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天启皇帝,杨涟缓声道。
“有话就说,有……,朕要治你的罪,还能等到现在。”狠狠的瞪了杨涟一眼,天启皇帝笑着道。
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杨涟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的爱护臣自然知道。”接着便严肃的道:“只是今天的事情臣觉得很不寻常,杨渊将熊廷弼押解进京,这没什么,不过是为了杨镐的事情。当年杨镐被下狱,熊廷弼就是将杨镐直接押解进京,不过熊廷弼那个时候是钦差,身份是不同的。”似乎想起了天启皇帝在朝堂上说的话,杨涟又把话收了回来。
见天启皇帝的神色不变,杨涟接着道:“冯三元和姚宗文也不过是和熊廷弼有隙,他们两个人出来参劾熊廷弼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在陛下没有表态之前,这二人就站了出来,显然是不正常的。顾慥的参劾就更加的没有道理,这位顾大学士,一项都是谨小慎微,在内阁里也是很少发表意见,恪守自己的本分。这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