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一人生死动天下(2 / 5)
本属于他的地盘、部队,转由辽东与卢龙瓜分,大致以辽河为界,辽河以东以南,由辽东行军总管府治辖。这样一来,叶畅就将辽东的煤、铁产地,尽握于手中,在建安州城,他建立起了新的冶炼中心,就近使用煤铁,使得辽东的钢铁产量再度大增,不仅超过了大唐其余各地的总量,而且是远远超过。
与安东、云南、安西三大商会相关的人,在这样的上景里日子过得仍然红火,可与之不相干的人,日子就有些难过。
“看到了吧,方兄,这就是辙轨,通往大海的辙轨!”岳曦正在想着这些年发生的事情,突然听得不远处有人操着南方口音说道。
他歪过头去,便见着十余条汉子,站在他们旁边的一处土丘,指着眼前的辙轨说话。这些汉子看上去极为精壮,身上带着无赖游侠儿的那种痞气,对他们,岳曦是甚为瞧不起的。
男子汉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于四方,岂可窝在乡里为城狐社鼠!
被称为方兄的,正是三年前从长安城中走脱的方清,而与他说话的,便是袁瑛。
转眼间,三年过去,袁家兄弟与方清各自回乡,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一份基业。双方屡有书信往来,此时相聚于河南道,亦是自有谋划。
“若无辙轨,只怕中原已沦为饥馑之地了。”一人声音低了一些。
“确实……”
袁晁也在此,发觉岳曦在向这边望来,向身边左右施了个眼色,然后向着岳曦一抱拳:“这位郎君看得眼熟,可是姓岳?”
岳曦有些惊讶:“我正姓岳,莫非郎君认得我?”
“三年之前,在长安城春明门外,曾有幸一见岳郎君风采。”袁晁一副豪迈的情形:“当时印象深刻,故此久别不忘……岳郎君在此负责辙轨事宜?”
“不敢说负责,只是尽尺寸之力。”
这十几个人的模样,可算不上是善良。岳曦心中有些嘀咕,这几年因为灾难不断,杨钊还一昧盘剥,所以关中、河南一带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淮南更甚,而江南那边,由于棉布迅速取代绢帛,丝绸业也受重创,故此同样不好过。就算不是烟尘四起,至少也是盗冠横行,一般的客商旅人,已经很难行于道上了。
甚至辙轨,现在也需要不少人护卫,不再象最初两年时,一车之上有一两个押车之人就足矣。
“我兄弟自台州来,原是贩卖海货的,听闻这边辙轨将全通,便来看个热闹。岳郎君可知这附近哪儿有酒家,我兄弟向来敬佩岳郎君这样有本领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