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生性纯良叶十一(4 / 5)
“哦,请李相公赐教。”
“你在洛阳大放厥辞私议边策,传到长安,李太白又添油加醋,有‘凡议和亲者必为国贼’之语,但你可知道,开元十八年时,犬戎屡屡被挫,乃求和于长安,陛下意欲乘胜追击,故不允之。时任官于朝的皇甫惟明对陛下面奏进言,说犬戎犯边,乃其边将私为,非其赞普之意,而我朝边将亦欲兴战事以求功勋,应允其求和,遣使探视金城公主,老夫记得他当时还说此乃‘永息边境’,‘永代安人之道也’。陛下信以为真,便派他为使者,出使犬戎……你议边策那番话,可是翻旧账打当初皇甫惟明之脸啊!”
叶畅发觉自己刚夺回来的一点点主动权,转眼间便又丢了。他当真不知道,如今在陇右急于立功的皇甫惟明,在十余年前竟然是主和派,而且还有过出使犬戎的经历!
这么说来,一切就解释得通了,皇甫惟明身为文官出身的边将,岂会不打听京城中的风声,李白在翰林院传播叶畅的边论,虽然没有明指是他,但皇甫惟明岂会不觉脸上火热!
而叶畅偏偏又到了他手下……这恐怕也是李隆基故意的吧!
叶畅只觉得,大唐的高层,都是一些腹黑的家伙,从李隆基到皇甫惟明,当然还有眼前的这个李林甫,个个如此。倒是他这自诩有些心机的,简直与只纯洁善良的小绵羊没有什么区别。
“故此,皇甫惟明与你之仇怨,乃你自己招惹来的是非。而且,你莫以为回来便了事,你这参军之职,老夫已经问过,却还没有解去,待年过之后,少不得继续去军前效力。”李林甫又意味深长地道:“此前还有个边令诚可以牵制一下皇甫惟明,如今边令诚死了,内监中无人愿意出为监军大使,谁还能护你?”
叶畅咽了一下口水,边令诚被坑死的后遗症啊……
不过他对此倒不担心,因为与李隆基见过面之后,叶畅基本判断得到,皇甫惟明即使回边关,再回陇右的可能性极小。此事李林甫亦不知情,因此叶畅摇头道:“皇甫惟明乃另一回事,李相公,如今说的是霍仙奇。”
“老夫方才已经说了。”
“李公若是非保霍仙奇,亦无不可,只需韩朝宗不致仕,不为京兆尹,可在朝中寻一清贵职务——无需实权安置就是,比如说,太子宾客之类。”
叶畅乘机又道,这个条件,他知道李林甫绝对不会答应,而且现在韩朝宗是惹得李隆基发怒,李林甫就算答应,也保不住韩朝宗。
但讨价还价便是这样,提出高要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