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热火朝天(4 / 5)
,我们总共阵亡95人,基地现在还剩下292人。武器的损耗,尤其是弹药的消耗很大,已经接近临界点,如果再有一波超过5000只的丧尸出现的话,我们就只能放弃基地,选择突围了。”
战后清点,赵灵韵的数据是很让人心凉的。一次战斗,就死去那么多人,而接下来只要出现之前十分之一的丧尸,他们就只有卷铺盖走人。而没有足够的武器,去哪都是死,不光是丧尸,还要面对其他敌友难分的幸存者队伍,尤其还有净土教。当然,战斗的结果总的来说还是积极的,这一战消灭了附近几个城镇的丧尸,更远处的丧尸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至少不会再有这么大规模的来了。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基地的防御工程,那么他们抵抗丧尸的能力自然就会加强。
而他们损失的人员虽然多,但留下来的,也都是精锐。这是很残酷的淘汰,但现实本来就残酷。
现在,基地投入到了紧张而又繁忙的建设中,他们的弹药太少了,所以,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来维持基地的安全。
那一仗之后,疗养院东面通往县城的方向基本安全了,周围的丧尸差不多都被引来杀光,那条路也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不过,为了保证更完全,他们计划在那边挖一条宽10米,深3米的水渠,从北面的密林溪流引水过来,一直延伸到正东门外,离基地1000米左右,和南面的一条小河连接起来。整个水渠的长度将达到12公里,如果建成的话,基地的一半是山,一半是水,安全性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李杰说,据考证,古代管这种水渠叫护城河……
对于他们这点人手来说,这个工程很巨大,虽然他们现在有两台挖掘机,最后的柴油,也勉强够用一阵子。
还有翻地种菜的问题,菜种和粮种都在那个丧尸走空了的小镇上找到了。粮食他们暂时种不了,但蔬菜是一定要种的,为此要重新修建一种可以蓄粪的厕所。从疗养院外面到河边的土地算得上是这附近少有的肥沃土地了,开辟成菜地是可行的,在菜地旁边挖一个鱼塘也是可行的。
还有电的问题,搞风电也不简单,根据火电厂总工程师袁爱国的意思,还不如把15公里外的那个水电站利用起来,只要能保证沿途的安全,那个小型水电站的发电量足够整个基地使用,只要有点,他们还可以从县城里找到足够的生产设备,生产各种必需的材料和工具。
还有制作冷兵器,在弹药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用冷兵器作战在所难免。他们有钢材,有煤,虽然没有车床、锻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