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换船(下)(2 / 4)
配方。谁晓得老瞎子并未记下任何一种叠符的具体炼制方式,更别说炼材配方了。
刁小四大失所望,丢开《未明笔札》拿出长孙观音赠送的那支弹指惊雷,喃喃说道:“真要是再碰到鹰扬老妖,老子可就全指望你啦。昨天也忘了问那丫头,不晓得这是支几品的道符?”
忽然他低咦了声,将玉筒凑近到了眼前,借着舱外透露的天光,隐隐约约看见筒身上有丝丝缕缕的青色微芒在流淌。
原来玉筒上的符纹并非静止的,而是随时处于一种奇妙的流动变化状态。制符者便是利用这一种巧妙的方式,成倍地增加了道符的承载力,使得这支玉筒能够轻而易举地容纳下三道弹指惊雷的接连释放与爆发。
刁小四脑海里灵光一闪道:“这不就跟叠符炼制的原理异曲同工么?真正的叠符,绝不是简简单单将几张道符重叠凝合在一起,而是运用动态符纹产生无限变化,从而将道符的承载力提升到极致!”
如同找到了打开宝库大门的钥匙,刁小四急忙抓过《未明笔札》仔细重读那段有关叠符的章节。方才许多想不透的疑点,此刻豁然开朗,甚至能够举一反三引申出更多的奇思妙想。
他就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吮吸着《未明笔札》中深邃玄奥的养料,一张两叠符的炼制方案渐渐在心中呈现出了雏形。不过,从研究设计到实际炼制,仍有众多的关卡需要迈过,否则叠符就不配被人称之为“符中之王”了。
就在他心无旁骛翻阅《未明笔札》的时候,耿少华走进船舱道:“小四叔,咱们可能遇到麻烦了。”
刁小四一省抬起头,耿少华道:“后面有条大船追了上来,好像是王仁则。”
“走,去瞧瞧。”刁小四收起《未明笔札》走出船舱,易柏、耿夫人和婉儿等人早已守在了船尾,向数里外正朝大伙儿风驰电掣般追来的大船眺望。
刁小四手搭凉棚遥遥观望,就看到河面上一艘三层高的楼船白帆耸立吃足了风,有如离弦之箭乘风破浪越追越近。
隐隐绰绰地望见,王仁则站立在楼船顶层的甲板上,身后跟着两名青衣老者,多半是老王家重金聘来的高手。除此之外,这艘楼船上连带水手在内,恐怕不下七八十号人,其中不乏精完神足的硬茬子。
反观自己这一面,船倒是有不少,可刨去那些雇来驾舟的船老大,统共也不过四十来人,声势上显然弱得多。
易柏大半辈子在水上讨生活,打家劫舍那是家常便饭,见状狞笑道:“四爷,我带几个兄弟摸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