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范质入洛(5 / 9)
惊道:“何出此言!”
杨易道:“契丹民气未衰,不是灭族的气象。我为漠北大胜所蒙蔽,力求一战功成,却显得太急躁了。之前我重责郭漳,却焉知我自己没有此误区。”
李膑道:“如今夤夜之中,上京城内却传来歌声,这定是敌将故布疑阵,岂不闻四面楚歌之计?”
杨易道:“歌可以下令开唱,但千万人歌唱所透露的军心士气却假冒不来。”
李膑道:“将是兵胆,帅是将胆,君若犹豫,犹如三军失胆!来日这仗就打不得了!”
杨易低头半晌,他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感应着什么,过了一会道:“我既有警悟,大败是不会了。但看眼前形势,要大胜也难。之前我们定下三策,你趋向中策,而在胪驹河畔时,我以自己命不久矣,力求速功,务于上策,如今看来,却不妨退而求其次,你当以此为心,略做调整。”
唐军原先有三大预定战略目标:上略是一举歼灭契丹,一统大漠南北;中略是取临潢府,下并燕云,使得天策大唐的领土混成一块;下略是如果局势不利,不得已全身退回漠北,以保有去年的战果,待得中原恢复力量,再从中原、漠北分途夹击。
下略是无论张迈还是杨易都难以接受的,甘陇、漠北两大方面沟通不便,很容易被契丹各个击破。而且分隔既久,难保不会再出现内部问题。李膑倾向于中略,而杨易则倾向于上略,杨易是统帅,因此杨易的意见就占了上风。
杨易抬起头,看着天上明月,忽然吟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吟诵毕,忽道:“将是兵胆,帅是将胆,但而今,薛复却是我胆!薛复不至,我心不安!”
……
上京城内,耶律颇德对耶律德光道:“最新消息,唐军派出偏师南行,大概是想向南攻略,接应上他们在敕勒川的攻势。”
耶律德光道:“多少兵马?”
耶律颇德道:“不过数千人马。”
耶律德光道:“那就只是试探,不是决绝向南的决心。从这里到敕勒川路途遥远,唐军一直没有得到南面的消息,对他们来说,这时南行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走路,不敢疾奔,因为每走一步都不知道前方地面会是怎么样,随便一点障碍就能叫他们踌躇不前。”
耶律颇德道:“那数千唐军继续南下数十里,就会到达东西横亘的潢水,我早已安排耶律勒泰古在潢水南岸,遍立营寨,作为疑兵,就算不能阻得唐军无法寸进,至少能叫他们暂时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