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辽立国(二)(3 / 9)
来了,春天似乎就真的来了。炉火保护着的大帐似乎真的暖和了。
……
杨易拉开大帐,身体还在剧痛,但他却站得笔直,这个男子,就算再也无法上战场作战,但他强韧的精神力,已足以让他成为大唐铁骑最强的基石。
在凛冽寒风中,他仿佛忘记了还在煎熬着他身体的痛苦,一步步地巡视完全冰封的胪驹河。
这个冬天,鹰扬军的将士过得很好——至少相对于潢水边上的契丹人好!二百万平方里的牛羊,有接近三成都朝这边集中,漠北的所有谷物,有超过一半堆在这里。对于雄壮的将士们来说,有食物,有柴火,有帐篷,就足以抵御再酷烈的严寒。
胡人们冻死、饿死,而汉家将士却被杨易喂得饱饱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有酒有肉,有柴有火,熬过了这个寒冬,就像度了一个大假。牛马在掉膘,而人却在长肉。
看到杨易,将士们激动得满脸通红,看到他们黑胡子下红扑扑的脸,杨易就高兴!他知道自己的手下有力气,有力气几个月后就能厮杀!
皮室军的精强程度,或许不会比鹰扬军差,但再过几个月的那场战争里头,杨易有信心一个鹰扬可以打两个皮室!
去年秋冬之际,那一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而今年的仲夏,那一场战争就是收割!
时间已经定好了。
到了那一天,就去潢水河畔,收割契丹的人头,收割我杨易、我大唐最辉煌的胜利!
……
春节之后又过了两旬,连胪驹河的寒冷似乎也止住了,而胪驹河流域则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在去年冬天,有数万人逃离了契丹的掌控,投入到天策大唐的怀抱中来——这数万人全都是漠北最有力气的壮士,他们受不了潢水流域的荒凉,他们也很清楚,来年开春之后,小小的临潢府养不了半个漠北的部族。
看不到希望的他们,忍耐地接受了天策唐军的苛刻要求,放下武器接受唐军的改编,然后才能通过永安山与曳剌山中间的缺口,进入到胪驹河流域获得生存下来的资格。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在来年会成为天策唐军南下征讨契丹的前驱,但眼前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能想到来年的事情呢?
总之谁是强者,他们就顺从谁,谁能给他们一条活路,他们就跟随谁。
……
漠北的西部,李膑也带领人马朝这边出发了。
经过去年一个冬季的整合,赞华活佛已在黄龙城建立起了他的宗教威权,佛教追求和平倡导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