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目标——俱兰城!(4 / 5)
这一条路当初萨图克第二度进攻怛罗斯地区(第一次是攻打萨曼,走的是灭尔基那条山路,第二次便是攻击安西唐军了)的时候曾经走过,这条路的特点是沿途险要不多,道路也不像灭尔基山路那般狭隘,但路途迂回,而且中间在一段很长的路程上几乎都没有食水补给,大军行走很容易出现后援不继的困难。
杨信和徐从适所率的两千精兵却是士气高涨,两千骑兵带着四千匹战马,此外还有四千匹骆驼,这两千人是杨、徐二人所带部队中的精锐,从轮台城一路走到碎叶,这一路已经习惯了各种西域的地形,包括雪山、草原、沙漠与沼泽,已不是一支只会在平原冲击的单纯队伍。
他们在西行七八千里的路程中,每个人在没有敌人出现的时候都并不将自己当做高级士兵来娇惯自己,立营的时候便是工兵,照料马匹的时候就成了马夫,遇到食物紧缺还会临时充当牧民挤奶放牧,或者临时充当猎人以补充食粮——在西域打仗,这种随着境遇随时都能生存能力有时候比战争冲击更难得也更重要。
杨信和徐从适此刻也早已不是晋北武将世家子弟的模样,照料马匹、挤奶放羊以及射猎烧烤样样都做得,已经成了多面手。而且在长途的历练中也磨练成了超人的耐力。
沙漠行军,军队的人数越少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小,因为士兵的数量越多,所带的补给就必须越多,那样就需要辎重部队,有了辎重部队,进入沙漠地区的行军速度就要比轻骑兵降低到三倍以上——而行军时间的延长又势必要多带补给,那样又势必加多辎重以及从军人员,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行军的速度。
而这支军队却没有一个专门伺候军士的后勤人员,所有人都要自己料理后勤,每一个人都要照顾两匹马,两匹骆驼,两匹马是换乘,两匹骆驼则驮了食水、肉脯和宁远地区所产的速食干面,此外还有一些轻便的战争器械。
怛罗斯地区对于天策唐军来说乃是旧地,军中自然配备有熟悉此间地形的老兵,这一路半点弯路都不走,只花了两天时间便穿过灭尔基山地北面的荒漠地带,进入到俱兰城地区的狭隘平原了。
“看!哨岗!”
有了哨岗,距离俱兰城就近了!
“呜呜呜——”
哨岗也发现了唐军,紧急吹起了号角来,不久二三里外的一处高坡上就燃起了狼烟——那是在向后方报信!
杨信道:“怎么办?”
徐从适道:“我打头阵,你在后面跟来。”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