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送行(5 / 7)
从诸子中挑一个适合的继承大统,结果弄得大逆不道似的,只好立了秋官为皇太子。如今想换也不能换了,只有好好教他才是啊。”
段皇后垂头静坐,良久无语,终于道:“陛下还是纳个妃嫔吧。”
“你有什么毛病?朕一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你就跟我提纳妃的事。”朱慈烺不自觉地用上了工作时候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发冷。
如今朝野内外都有劝皇帝纳妃的声音,因为孝宗的前例,好像皇帝不多纳些妃嫔就是不和谐的污点。好在段皇后接连产下了三个皇子,而且各个都生得健壮,又无天花之虞,国本稳固,这才没有形成大的声浪。
“皇帝不是嫌臣妾生的皇子不好么?”段氏顶了回去。
朱慈烺刚想张口解释,看到段氏隆起的腹部,又忍了下来。
“早些睡吧,明天还要早朝。”朱慈烺翻身上床,结束了争论。
“明日逢戊,就皇帝一人上朝么。”段皇后冷冷道,显然不想就此罢休。
……
隆景五年腊月到来时,北京城里人人都穿上了的皮衣、棉衣。顺天府府衙的文吏尽数被派往街上,寻找没有换上冬衣的人,进行管制。
这是顺天府尹李邦发定下的规矩,目的是防止有人贫寒冻死。
如果放在朱慈烺前世,肯定会有人对此大发议论,认为官府管得实在太宽,人家爱穿什么穿什么,冬天穿夏装就要被抓的话,让女孩子们如何出门?
然而在大明,官府就是第二父母,没有人觉得官府管得宽,反倒觉得这是官府爱护百姓。
唯一的争议就在于爱护的手段恐怕有些过激。
天子脚下也是有穷人的,对于那些被查出家贫不堪生活者,顺天府都将他们强制送去了宣府、朝鲜等边镇。虽然那里有粮有地,但强令百姓离开故土却终究是人间惨事。
“前日家中来信,说有一艘去琉球的船沉没了,三百余迁徙百姓只有十来人生还,真是惨绝人寰。”黄道周看着官道上蹒跚而行的强制迁徙队伍,面露忧色,对前来送行的解学龙说道。
解学龙道:“朝廷要实边,这也是迫不得己而为之。虽然侵扰百姓,却是为了国家百年之计。”
黄道周颇有些无奈,自嘲道:“圣君在上,自然不能见这等蚁民之苦。我辈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让这沿途少死些人吧。”他顿了顿又道:“谁能料想今日竟然有百姓因贫坐罪?也不知千秋万载之后,世人如何看待我辈。”
解学龙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