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佛陀灵印,离山贺余(3 / 4)
者的祖窍慧元力。
苏景的第十剑洞穿了大佛的三目,便是扎中红花尊者的眉心祖窍,剑直入、尺多剑身留在和尚的眉心外、寸许剑尖扎出了和尚的后脑。
一动不动的红花尊者。
一息过,皮肤上的莹润光泽泯灭,饱满的尊者身躯腐败,肉眼可见神僧之躯层层风蚀层层化灰,神魂俱灭金身烂去!
又一息,红花尊者“崩塌”了,悬浮在星空中的一团灰烬,而沾染过金血的第十剑却越发闪耀……红花尊者,他已得认可、必会接传衣钵,即便现在未封位但也已是佛,未来之佛。弑佛之剑上有铭文,四枚篆清晰且醒目:离山贺余。
在离山时候,是谁教他离山的“值得”、“不敢不还”;在离山时候,是谁给他无限信任让他这个荒唐小子去执掌刑律堂;在离山时候,是谁用自己的仙途、修为与漫长未来换一场人间气数,以自己的性命来证明离山之道。
贺余,第一面见到苏景时没有好脸色,第二面见到苏景时候就把他逐出离山的那个老古板师兄。
陆老祖可敬,他把苏景领进了门,但未能传道;尘霄生与掌门沈河可亲,可他们更像是朋友;唯独贺余……真正为苏景传道、解惑的那个人,为苏景讲解人间正道何在并以身以命去证此道的人,可亲可敬、离山贺余!
离山贺余,苏景的第十剑,铸炼于百里骄阳、养炼于百里骄阳的第十剑。
既然在小光明顶炼日炼剑,又怎么可能“放过”百里骄阳。
而百里骄阳与小光明顶,便如神鸦金轮与一方凡间世间,凡世绕金轮,是为生灵补养、自然孕育之道,两片骄阳灵地中同时养剑才扣合了苏景领悟的“自然”道。
剑意彼此交换,真阳火意往复循环,剑与阳火同生共长,是法术炼术也是一道修炼大阵,当小光明顶九剑成形出世时候,百里骄阳中养下的第十剑也同时圆满,不过苏景没把它亮出来,刚刚融身于百里骄阳时候他将第十剑守在了望死眼中。
以祭炼来说,小光明顶九剑绕着百里骄阳剑飞,十剑之中威力最最强的要属“离山贺余”,一剑之威,当得小光明顶三剑并力。
不过从“名分”上说就有点不对头了,九位长辈绕着贺余飞,不知道正在阴间做判官的师兄是不是常会觉得莫名发冷。
苏景抱着脑袋打滚不久,又重新站了起来,刚才呕血了,口中犹自鲜血残留,脸色苍白入纸身形摇晃不已,可见他的印堂上血痕道道,乍看上去脑袋快要裂开了似的,可他站起来了,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