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九州拱卫之势(2 / 4)
不用再琢磨什么盘外招。”
“可是……”中年人还是很担心:“可是有了刘川之助,那边的楼盘风水形势,应该比我这边好一些吧。”
“这个……”方元沉吟起来:“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才对。毕竟这一带风水,先是应兆在昭陵上,而后又遭受到各种破坏,气数应该已尽……等等,难道说……”
忽然之间,方元想到一个可能性,连忙回头道:“世叔,刘师傅在这里堪舆风水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关注的地方。”
“特别关注的地方?”中年人一愣,随即努力回忆,过了半响突然拍手道:“对了,他好像很关心昭陵,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往昭陵跑……”
“不过,这似乎很正常吧。毕竟昭陵是著名的天下风水名陵,许多风水家来到西安,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到昭陵观摩其中的风水形势。”
中年人解释起来,说的也是事实。毕竟昭陵的建立,那可是汇聚了初唐风水名家,经过群策群力之后,这才最终堪定选址,确定了真龙结穴所在。
选址且不说,单单是陵墓的修建,就足足修了一百多年,由此也可以知道,昭陵的地下皇陵该有多么的宏观伟壮了。
不过说起来也是讽刺,唐太宗在世的时候,有感于历代皇陵经常被盗,所以提倡薄葬,表示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以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余人,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
严格来说,也不是李世民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提倡薄葬在糊弄世人,暗地里却穷奢极欲的厚葬,安放许多陪葬品。实际上在他活着的时候,特别是在安葬妻子长孙皇后之时,的确做到了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
然而等他一死,他的儿子李治上位,他的身后事,就轮不到他来做主了。
无论古今,特别是东方这种孝道氛围浓厚的地方,非常重视孝道思想,甚至提出帝王以孝治天下的理论。唐代也是一样,李治一上位,出于孝心,肯定不能薄葬李世民,自然而然地扩大了陵墓的规模。
当然了,如果说李治还是由于孝心,不忍薄葬亏待了父母,在他之后的各个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不断的扩修昭陵,就有很强烈的政治意味了。
武则天篡位,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合法性,自然要下大工夫修陵,以便向天下人表示,自己是李唐东山的继承者,不是什么叛逆。
之后武则天退位,李唐皇室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