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做过一场(3 / 4)
散步而行。走了一段路程,就来到了一个坡坪之中,在这里可以观看到苏州城的状况。当然了,由于虎丘山不算高,不可能将苏州城一览无余,只是能够看到其中一角而已。
就在这时,刘川开口叹道:“在春秋年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奠定苏州古城格局,至于已经有三四千年历史了。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古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地之八聪。都城居中,好比群臣上朝,拱迎天子,富有帝王之气。”
“不过十分可惜,水龙始终不及山龙,一朝帝王气散尽,龙化龟形,就再难以头角峥嵘,奠定王者霸业。”刘川摇了摇头,随即又笑道:“当然,毕竟底蕴积累丰厚,龟城千年,自然能够繁荣昌盛,历劫不衰!”
“尤其是到了宋代,王气更是彻底转化为文气,以至于苏州文脉昌盛,人才辈出,代代相传,成为江南士子的表率。”
说话之间,刘川感慨万端道:“这个转变,也要归功于宋代名相范仲淹,当年范仲淹时任苏州知州,有风水师踏遍苏州的山山水水,终于觅到了一块风水宝地,由于敬佩范仲淹的人品,所以打算把风水宝地献给他。”
“风水师坦言,那个地方犹如天马下云霄,子承于父孙承祖,世代居官挂紫袍,如果范仲淹把府第建在那里,今后子孙肯定昌盛,并且世代为官。但是范仲淹毕竟是范仲淹,能够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的人,胸襟沟壑,绝对不同与俗流。”
刘川笑叹道:“在谢过风水师的厚爱之后,范仲淹转身就把地方拱手相让,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兴办了苏州府学。之后不仅聘请了名儒来讲学,更把自己儿子送进去读书。从此以后苏州科甲不断,人文荟萃,开创了明清两代苏州状元进士甲天之先河。”
“一念为私,一念为公,不过试问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呢?”说话之间,刘川意味深长道:“方师傅,细数历朝历代,天下只有一个范仲淹而已啊。”
方元这才恍然大悟,刘川兜兜转转说了一大堆,敢情就是为了最后一句话做铺垫。不过也要承认,刘川说得很有道理,不要说其他人了,就连他自己也不敢保证,有了范仲淹这样的权力地位,却不谋求任何私利。
方元知道,刘川这是在为自己开脱辩解,不过他也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原来方师傅真的不知道啊。”刘川淡淡一笑:“人皆有私,我也不例外,所以恕我不能直言相告。只能告诉方师傅,这事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