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重立道境 剑指太霄(5 / 8)
晰明透。
话说回来,这个感觉很熟悉……无别有情之心?
真是个让人不快的参照对象。
万魔池上,黄泉夫人“移转灵枢”的重塑进程,几已冻结,也没有解开的意思,对其他人而言,这是会要了命的,但黄泉夫人早结“真种”,想来也不会在乎。
余慈在彻底弄明白之前,绝不会轻易给她机会。
余慈拿自己的状态与黄泉夫人相比较,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余慈将“公私分明”做得很明显,黄泉夫人则已经不分彼此。
相比较而言,黄泉夫人的似乎要更高明一些,对内对外的控制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若真像她那般做法,羽清玄所说的“本心”、“初心”,还能保存下来吗?
余慈持怀疑态度。
不管怎样,此时的余慈,状态已至巅峰,自然而然结束了闭关状态,叫一声玄黄,飞出俱净坊,玄黄早已驾着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在外等着。
余慈登车飞举,直入碧霄,到了一定高度,深吸口气,南望长空。
如镜般的心神,与虎辇玉舆隐轮之车合为一处,如星河倒影般的奇妙视界铺开,但很快,和余慈心神碰触,便有了一种微妙的结构变化。
恍惚中,便如一盘扩及天地极限的棋盘,星辰也好,卵石也罢,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天地如局,群英如棋。
居于上清领袖之位,白虎引车,周游天穹之际,是否便是观局弈棋,调度分派之时?
憾如今,群英寥落,一众上清弟子,只如白虎凶煞的湍流中,那沉默的卵石,顺水逐流,泥沙俱下。
若上清故人在此,又当如何?
沉甸甸的份量加进来,余慈借了上清宗的法统,用了上清宗的体系,受了上清宗的因果,这份重担,避让不得。
辇车是上清宗门重器,虽无灵智,或有灵性,隐与共鸣。
真实之域,万古云霄搭建起来的仙境高台,又有变化。
其殷殷鸣响,浑如道韵,扩散开来,当即牵引了一份感应,自余慈目光所指的南方冲起,高蹈碧落,气分清光,似若无色,而心可鉴之。
刹那间,各方一直在附近徘徊的意念,都给惊动,相隔亿万里,最便利的法子只有一种,真实之域很快热闹起来。
不过这时候,罗刹鬼王倒是没再“现身”。
在余慈没有明言撤消防护之前,羽清玄依旧封锁了周边虚空,就算是从真实之域来,也要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