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坠机(5 / 6)
间布满了上千平米的整个海域。
小巧的弹体在水中炸开,将整块水面染成如牛奶般浑浊的乳白色。这种液体渗透力极强,加上金属弹体下坠产生的深度,不过几秒钟时间,水下近百米的深度都被它们占据。如果此时有一台摄像机从海洋横断面拍摄,一定会发现,原本清澈的水体已经变得浑浊,无法看穿其中。
双髻鲨带着苏浩已经蹿至两百多米的深度。尽管如此,苏浩仍然觉得体表皮肤有微微的麻痒。
这是一种专门为海军开发的战用高效毒剂。在指定范围内释放,可以在短时间使区域内所有生物造成神经中枢麻痹,引发呼吸不畅等死亡效果。
海面上迅速飘起一片鱼虾浮尸。它们不断从海底升起,层层叠叠,很快占据了整块洋面。尽管天色尚未完全放亮,却足以看到触目惊心的可怕场景。
远处的水下,传来一阵水流被推开的动静。紧接着,是海底沉闷轰鸣的爆炸。潜艇发射了鱼雷,目标正是那头在深海中觅食的鲸鱼。它体积庞大,笨拙的动作在中毒鱼群里显得尤为特别。抱着宁可枉杀也绝不放过的残酷概念,围捕苏浩的部队并不介意在鲸鱼身上浪费一枚鱼雷。
这是一张非常庞大的,立体的网。
空中、海面、水下,被大量的监控仪器笼罩着,各种探测信号在战舰与飞机之间来回传递。从苏浩坠入海面到第一批飞机抵达,前后时间不过五、六分钟而已。严密的封锁即便是一只蚊子也无法逃出去。这种说法绝对不是类比夸张,而是令人畏惧的现实。
潜艇不断声呐扫描海底和水下,舰载中央电脑对搜索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将这片海域内所有生物按照体型大小逐一划分。狭小的鲱鱼、螃蟹、虾贝当然不可能与苏浩联系在一起。海豚、鲸、鲨鱼之类的大型鱼种却被列为重点监控目标。因为它们体积与人类相似,苏浩极有可能混在其中。当战略轰炸机投下炸弹,释放出大量浓缩毒剂后,海域内的生物纷纷死亡,屏幕上的监控目标也不断减少。到了最后,只剩下鲸、鲨鱼等寥寥无几的幸存个体。对于它们,潜艇部队直接用鱼雷或水下导弹来加以区分。
直接命中,爆炸,当场横死的,就是鱼雷。
否则,就是苏浩。
“不能给他留下任何生机,一定要将他当场格杀。”
这是孙湛给舰队和空中编队下达的命令。不过,他并不知道,当自己满面狰狞,言辞剧烈咆哮着这些话的时候,接受命令的部队官兵其实都抱着和他相同的念头。这种思维并非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