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判断(3 / 6)
矛盾的原因似乎是食品,但这不重要,也不是袁志成关心的问题。
按照病毒爆发前的相关协议,空军被划分到各个地域,分属不同战区管辖。由于军部力量大多集中在北方,南面的军力自然显得薄弱,对新南阳及合肥战场的空中监控力度,也没有那么严密。
从上周开始,军部就一直命令新成都基地派出预警机,对新南阳南面的公路进行监控,及时报告第十一独立部队的动向。
然而,许仁杰这个老杂种简直就是阳奉阴违。他没有直接拒绝命令,而是以飞机检修、机场上空有浓雾、能见度不足等接口反复拖延。直至今天凌晨,才拖拖拉拉派出一架旧式侦察机。
旧式侦察机和预警机之间的功能对比,根本就是天差地别。飞行时间短不说,还无法对地面进行细致全面的信息搜索,就连机载摄像头也是十几年前的东西,传送回来的影像非常模糊,没有地形监控数据,也没有人员和车辆的详细分析报告。除了几个含糊不清的坐标,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
说起来,袁志成还是很有些佩服许仁杰的————那个老混蛋居然还保留着如此老旧的一架古董。是的,那架旧式侦察机属于早就该淘汰的类型,完全符合“古董”的概念。如果早知道新成都方面的态度是如此敷衍,军部早就从其它基地另外调集预警机,对苏浩部队的动向进行全面监控。然而现在已经晚了,许仁杰接受命令的态度很坚决,却执行得异常缓慢,白白浪费时间……现在,苏浩部队和难民群已经进入贵州境内。从行进方向判断,他们的目的地,很可能是贵阳一带。
袁志成一直在关注苏浩。这个异军突起的年轻人,给了他太多的意外和震惊。在对于苏浩的态度上,袁志成的想法其实和赵志凯差不多,都觉得苏浩的出现不太符合常理。如此优秀的人才,竟然不是科学院、军部、豪族财团,或者某个大型集团倾力培养的个体,仅仅只是普通人。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可是苏浩本人的档案和经历,又挑不出任何毛病。
军部实在太相信许仁杰了。
或者应该说,正是军部刻板僵硬的该死条例,造成了今天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
新成都方面的延误,致使空军对苏浩部队的信息收集出现了巨大空档。从合肥战役开始,直至前线溃败,东南第三战区全面崩溃的这段时间,驻守新南阳的第十一独立部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没人知道苏浩那段时间究竟干了些什么。说不定,他已经把新南阳基地拆卸一空,把所有贵重物件全部装车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