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华夏通宝(上)(2 / 4)
而来。蹲在自家门口,一边喝着枣树叶子泡出来的茶汤,一边大声感慨。
“想得美!自古以来这杀官造反的,有几人能够长久?!”一名卖针头线脑的小贩子停住脚步,不屑地撇嘴。“他牛叔,趁着最近日子好过,赶紧买块淮布,把三丫风光嫁掉算了!要不然,哪天世道又变了,你哭都来不及!”
“我呸!造孽才买你们家的淮布!”牛姓庄户汉一听,就将嘴里的茶汤远远地喷了过去。“小门小户,谁敢穿那么细的面料?摸上去的确不错,被庄稼叶子一挂,就得出个大窟窿!实惠的,我还是买点儿棉花,让三丫头自己纺了自己织的好。虽然没有淮布看着光鲜,好歹能穿个结实!”
“买棉花啊,我这有,我这有!”小贩子立刻接过牛大哥的话头,弯腰从鸡公车上搬下一大包棉花来,“上好的大食草棉,刚从雷州运过来的,用来纺纱织布,最好不过!”
“我呸!”牛大哥又狠狠呸了一口,转身朝自家院子里走去。“怪不得你天天给朱屠户下咒,原来就是为了多卖几斤棉花。作死吧你!小心哪天见了阎王爷,小鬼拔你的舌头!”
“哪是为了卖棉花,我是跟你实话实说。看你这人,怎么不知道好赖呢!这么好的草棉,你不要,别人抢着要呢。棉花啦,上好的大食草棉了——。又白又软的棉花了——!”行脚小贩生意没做成,也不生气。先追着牛大哥的背影絮絮叨叨地辩解了几句,然后扯开了嗓子继续兜售。
劳碌了一整天归来的乡邻们听到喊声,难免会停下来,看看他手中的货色。但大多数人都是只看不买。偶尔一两位手头宽裕的,也仅仅是买一根钢针,几轴彩线之类。临结账时,还要讨点儿添头,否则绝不肯将手中的铜钱放下。
“哎呀,我说刘爷,您就别再多拿了。统共才五文钱的生意,看看您,光麻绳就饶了一大卷子走!”
“李爷,李爷,您是我亲爷爷行吧!不能再拿了,您再拿,我就上吊了!”
“王爷,王爷,您高抬贵手,高抬贵手。您好歹地里能刨出粮食来,我可全指望这点针头线脑活着呢!”
“他叔,他二叔……”
小贩自然不肯折本,张开嘴巴,不停的抱怨。
乡邻们听了,便纷纷哄笑道,“邵老二,谁不知道你做大买卖的,还在乎这点儿蝇头小利?麻绳再给扯上几尺,扯上几尺,我们白送你个西瓜吃!”
“真的?”那行脚小贩邵二喊了一整天,正口干舌燥。听到西瓜两个字,嘴里立刻变得湿漉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