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1章 学霸变明星(3 / 4)
D、宽荧幕,票房一直很好。然后呢,《那年》也上映了,又一部白路主演的影片。
电影网站给两部片子都有打分,分数都很高。
有人写文章《那个时代的泪》,把电影好一顿表扬,把白路也是好一通吹。吹那个一天到晚不干正事的厨子,居然能让观众哭泣……
白路又上头条了,这一次是票房对演技,《一个警察》对《那年》,很多人在说着两部影片的优缺点。
检验一部影片是否成功,只有俩标准,一个是拿奖,一个是票房。随着各种奖项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不值钱;尤其很多大奖多是颁给那些所谓有思想的、让观众看不懂的影片后,票房成为检验影片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从票房来说,《一个警察》成功了,现在是《那年》接受考验,很多人发问,《那年》到底能有多少票房?一个亿?两个亿?
从影片排片时间和场次来看,《那年》占了很多便宜,第一个,《一个警察》还在热映,借着这股余威赚点便宜。第二个,很多影院都是一个厅放《一个警察》,一个厅放《那年》,又占了点便宜。
这两个是硬性条件,可以把票房推高许多。软性条件是影评,很多人都说好看,是本年度最精彩的催泪大片,也是可以看到那个特殊年代不一样的一面。
于红兵很关心票房,提前给扬铃打电话,说拜托她一定要知道第一天的票房数据……
满快乐也是关心票房,一整天呆在大房子做梦,幻想着打败《一个警察》。
至于沙沙和花花,礼拜一的上午还好,很多同学不知道她俩演的影片已经上映,可仅仅两节课之后,很多学生在手机上看到新闻,也是看到俩美女的照片,还没到中午放学,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俩妹子在学校瞬间变成名人,从以前的学霸、校花,变成现在的小明星?
同班同学、尤其是女生,一下课就过来问话,问电影也是问很多事情。在中午放学那会儿,班主任特意留了俩妹子两分钟,说一定要摆正心态,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那是过去式,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学习,即将面对人生大事,高考,要认真努力。
简单说上两句,俩美女放学回黑标吃饭。结果走出校园这一路,硬是当了一路的路标,很多人都在看她俩。校门口更是等着一些别班的男生,盯着她俩看,还有人拍照……
花花小声问沙沙:“不至于吧?就是拍个电影,又没变成明星。”
“他们是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