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舌灿莲花(2 / 3)
但还是回答了香居的提问,随即又进入了端坐的状态。
“回禀丞相,那名僧人讲,前些时日,那几人确实来过这里,那名女尼,曾端坐在石台之上,舌灿莲花,讲法一天一夜,不知疲倦,而他们则是这名真佛的弟子。”香居激动的说道。
香居在最后的说话用词中,改变了一个词汇,正是“真佛”这个称呼,一路走来,凭借他的聪明,早已猜到这名女尼绝非平常的修行人。
香居有些话并没有说,那名僧人开头的埋怨,说得正是他根据真佛的指导,终于进入佛法的禅定状态,看到了西天妙境的七宝莲池、九品莲开!
香居的内心是极其震撼的,他仿佛明白,诸葛亮和王宝玉等人为何会一路来到这里,必然是为了将真佛请回东部,教化众生,光大佛法。
香居的判断是错误的,至今他也不知道这名所谓真佛和诸葛亮以及王宝玉的复杂关系。看似这位真佛对于二人很重要,但是得知真佛讲经说法,他们却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在诸葛亮的心目中,果果无论变成什么样子,终归是他牵挂的女儿,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作为一名父亲,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子女能承欢膝下,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
诸葛亮为了刘备父子,先是忙于军事,后又繁于政务,以至于妻女都寄居在彝陵,十几年无瑕顾及,皆由王宝玉照管,而等他终于可以将母女接回之时,诸葛果却执意削去一头青丝,出家为尼!
珍爱的宝贝都不曾细细打量几眼便消失不见,让一个父亲如何能原谅自己?诸葛亮立誓要把女儿找回,孟获的七擒七纵,忍受着蒸烤酷暑,长途跋涉,克服千难万险,都是为了找到女儿,然后敞开心扉,告诉女儿自己这个父亲有多么的在乎她。只要跟着回家,诸葛果提出任何条件他都会答应,再不让女儿失望。
然而,到底还是来晚了一步,诸葛果又被普净给带走了,诸葛亮怒气上涌,脸都变得有些红,又冷声问香居:“可否问清这些人去往何处?”
“僧侣言,应是去往茅城娑罗双树处,朝拜佛祖涅槃之处。”香居道。
诸葛亮一怔,忽然就落泪了,涅槃这个词汇他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若是果果效仿佛祖,寂灭在娑罗双树下,成就那所谓的佛法,作为父亲,那将是何等的痛彻心扉。
“先生不要伤心,果果一定只是路过这些地方,否则,普净不会引我们前来。”王宝玉猜到了诸葛亮心中所想,轻声的安慰道。
“这普净着实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