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0章 与光武相似的人(下)(3 / 4)
在这次巡视过程留意到许多细节,这刘备治下相对很是繁华,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不缺水。
太后知道水旱,可以打深井取水,家乡南阳郡里就有些这种井,她在幼年时见过,印象很深。
井打的越深,就越水清冽甘甜,但要到永不干涸程度,往往得是深入地下几丈、十几丈……视地方条件而定。
谁都知道井越深越好,但越深打井成本也越高,在技术手段匮乏的条件下,打一口深井要耗费巨大人力物力。
她幼年时听母亲说起来,往往每一口深井都是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大部分都是秦朝时留下来,不知那时是怎么打出来,没有谁敢独占这种古井,都是各家共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尤其灾荒之年更是救命的贵重之物,价值无法用钱来衡量。
朝报上今年春旱严重,黄河及支脉流量大减不说,洛阳城里的大部分水井都成了枯井,完全干涸掉了,剩下一些有名的古井,每天都是有大堆成男守在井边提水……或说抢水更合适。
听说在乡下甚至为一桶井水大打出手,这种古井所处的方位不巧在几个村子间,争水的更是爆发大规模械斗,死伤常有,官府本身都已经焦头烂额,管也管不过来。
但要维持现在局面,这颍川郡需要的深井也太多了吧?
“真是奇怪的事……他是怎么做到的?”
“哀家从河南尹过来所见,各县都是普遍缺水,十口井里面干涸了九口,刘使君治下是怎么解决?”
太后不由问着,目光落在叶青身上。
叶青放下笔,笑着:“其实很简单,就是广建水车水渠,沿途您已经见过多次——这次我家夫人带您去靠近参观。”
水车根据历史,大体上是灵帝和三国时出现,不论首创何人,总之自东汉末年到三国正式的产生,可视为水车的第一阶段。
而就算存在,这种原始版水车都规模小,结构简单,不为人知。
叶青直接上的是成熟版的水车,二年来建有水车250轮,还在继续建造之中。
这就是豫西大发展的根本原因。
很快又到一处集镇,鸾驾在一处河侧停下,太后把宁姬交托给叶青,跟着芊芊下了马车。
太后发现除这小糜夫人伴随,并没有侍卫紧跟……士兵得到命令后撤开。
太后心里暗舒一口气:“这待遇只是一面,再有就是仅有小糜夫人陪着,说明当地治安很好,豫西一带这刘备已扎根很深,实力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