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服软(4 / 7)
论票房是世界第一还是宇宙第二,永远都躲不开一个死穴:分级!
审查和分级是捆绑的难兄难弟,提及审查,必会引出分级。
我们跟欧美不同,我们做分级制的核心是,电影产业的法制化。此前提在理论上就是行不通的,电影是意识形态,这东西不可能法制化,更不可能分级。
为什么呢?
因为家长要保护孩子啊,我们都是青少年咧,只要一分级,我们就会控制不住的跑去看色情片,看暴力片,看啪啦啪啦片,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其次是法律矛盾,分级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扯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一部色情片上映,十八岁以上的观众都可观看,拜托,公共场所诶!色情片诶!
这跟“传播淫秽物品罪”冲突啊,所以刑法还得修改。而且不仅要改,还要制定相关法律保护人们享有的权利。如此浩大的工程,你用膝盖想,他们肯做么?
其三是权力问题。分级就意味着,总局要将权力下放给协会,或者按法律程序走。他们要掌握自由裁量权,如果分级,就会有法律法规,符合条件就得过审。
其四是市场,在美国,分级是市场化的调控过程。但在国内,首先各大公司不会同意,然后院线也不会同意,分级会造成观众分流,票房下滑。
褚青十分清楚,压根没写制片人协会和发行放映协会。
以上四点,大概能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不可能有真正的分级制。而这些操蛋的理由,大家心知肚明,但在现实中,仍有那么多电影人在不懈努力,只为争取那一点点的光亮。
至于官方,他们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因为电影分级就相当于1+12,是近乎定论的一种规则,是电影产业完善、科学、法制化的一个标准。
这就很尴尬了,明知没结果,你还得去做,去推广。
2006年,《电影促进法》拟定草案,当时总局表示:如果条件成熟,分级制度将会写入《电影促进法》。
2007年,出席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巩丽称,将提出关于电影分级制度的建议。
而2009年,草案提交之后,一去无踪,圈外不关心,业内可全盯着呢!
如果这时候,褚青真要不管不顾的,把今年的活动搞起来,那绝不亚于一场电影界的文化大革命,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影局和总局。更何况,这东西不涉及根本性的敏感问题,媒体巴不得呢!
“……”
屋里的三个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