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庙堂之上(2 / 4)
,进入屋中,高拱故意停顿了脚步,等着李春芳主动过来施礼,他才还礼,俨然李春芳的上司,可实际上,论资排辈,李春芳才是正儿八经的次辅,只是这家伙当惯了受气包,早就不知道脾气二字为何物了。
他越是老实,高拱就越是瞧不起他,身为大学士,宰辅重臣,就该拿出威严气魄,上报君恩,下安黎民,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怎么能唯唯诺诺,跟个小媳妇儿似的,看老夫是如何当大学士的吧!
高拱信心十足,就在十天之前,举行廷推,原本呼声最高的三个人,为首的是杨博,高拱和郭朴只能排在后面。
只是在廷推的前一天,杨博突然以久在边关领兵,疏于朝廷礼典,才望不足,主动退出了廷推,结果只有高拱和郭朴参加,二人顺利通过,入阁拜相。
说得再好听,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杨博第二次冲击内阁又失败了,其实主动退出不过是好听的说辞,谁愿意认输退让,不过是无可奈何。
由于葛守礼处置不当,苏州乱局,蔓延整个东南,威胁漕运市舶,已经有科道言官磨刀霍霍,准备弹劾杨博举才不当,任人唯亲。
按照大明的规矩,被弹劾的官员,要立刻上书停职,等到调查结束,还给了清白,才能重新视事。
杨博何等精明,哪怕凭着他的地位,动摇不了分毫,只要把调查的时间拖延,弄了两三个月,也没有结果,那时候黄瓜菜都凉了,万一期间嘉靖驾崩了,裕王登基,唐毅啊,陈以勤啊,唐汝楫,这些裕王的老师就要上位了,前有高拱,后有唐毅,再入阁当受气包,还有什么滋味!
老家伙也真是当断则断,哪怕他再垂涎内阁的椅子,也知道没机会了。
既然入不了阁,就要调整布局。
杨博在廷推之前,密会了高拱,开门见山,杨博就跟高拱说,你身为裕王的启蒙老师,情同父子,裕王登基在即,你入阁是天经地义,谁也拦不住的事情,徐阶这时候举荐你入阁,根本是耍手段,卖假人情。
高拱又不傻,他当然清楚,可问题是高拱也有满肚子的算计。
他是个不甘于人后的家伙,如果能在嘉靖朝入阁,他就是两朝元老,宰辅重臣,资历上,虽然比不过徐阶和杨博,却能压住唐毅。
不然,如果唐毅和他一起入阁,两人和裕王的感情不相上下,唐毅又势力庞大,功勋卓著,高拱除了可怜的资历之外,实在是没有一点优势。
故此他必须尽早入阁,偏偏要入阁,通过廷推,就要徐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