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一个不该抓的人(3 / 4)
,将熊熊一窝。马芳的成功充分证明了只要有勇气,肯吃苦,大明的健儿并不比别人差。
边军战斗力差,很大程度上在于将领严重退化,世袭官职,没有了竞争,人就难免懈怠,所谓的学堂,就是在不碰触军户制度的基础上,激发大家的竞争意识。
除了将门子弟之外,还会从民间征召优秀的青少年,暂定的比例是将门七,平民三,三成平民起到的效果就是横冲直撞的鲶鱼,他们会逼着将门子弟重新恢复骨子里的血性。
这个方案大多数人是同意的,毕竟所谓将门,混得好的还是少数,有些凄惨的连饭都吃不饱。
那些世袭的指挥使,指挥同知还好,可是更多的世袭是千户,百户,往往孩子一大帮,只有一个人能继承官位,其他的都和普通的人没啥区别。
唐毅搞得这个学堂,对他们是一大福音,把孩子送进去,只要肯吃苦,有出息,从学堂毕业,最起码能混一个百总,总旗干干。
说起冲击,还是那些顶尖的将门,只是唐毅挟着大胜的威风,他们不敢反对,而且下面的人都支持,他们要跳出来闹事,就成了可怜的孤家寡人。
而且唐毅对这些人也做了工作,只要有我在,一定会保护大家伙,只要你们争气,就没人能欺负你们……而且唐毅又悄悄引进了几个天津的商行。
卖给俺答铁器、粮食、药物、茶叶,唐毅是一百个反对,可是卖给他们家具,丝绸,布匹,瓷器,一点负担都没有,相反还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为了赢得大家伙的支持,唐毅暗中撒出去大把的股票,把大家伙的口袋都塞满了。
别人手里摆不平的将门,到了唐毅这儿,就老实的和面条似的。
人心笼络住了,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唐毅首先做的就是征召新兵,补充缺额,然后扩大军械作坊的规模,权力生产火药。另外他又把马芳的人马派了出去,让他们分散成无数的小队,深入草原,在积雪融化之后,烧掉地面的干草,不给牲畜留下任何吃的。
坚壁清野,只不过唐毅是把方向变了一下,针对草原进行破坏。
唐毅又借鉴东南的模式,推广民兵,利用当地百姓守卫家园,凡是主动参加民兵的,免除税负,每年还能多领两担粮食。
接着大力推动整修水利,开垦荒弃的商屯土地,戚继光从草原带回来的五万奴隶都被唐毅安置在了宣大一线,他们对俺答恨到了骨髓,好些年轻人都主动从军,成为了勇敢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