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最近比较烦》(2 / 5)
但在一派喜庆之下,作为Beyond的领航人,林在山却已经切身的感受到了在唱片苦海中向前推进这艘战舰的艰难和阻力。
上个月结束的《好声音》节目,虽然给Beyond带来了超过5000万的净盈利,并树立起了硬挺挺的金字招牌,但Beyond歌手在《好声音》上的集体哑火,让林在山直观的感受到了在这个圈子里闯的困难。
先不说这个圈子中环饲着一条条饿红了眼的巨鳄,单是音乐圈本身的恶劣环境,就已经让林在山很头疼了。
Beyond公司成立的初衷和根本就是做音乐,但在目前的中华帝国,想把音乐做成可持续发展的事业,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没有强力的法律法规约束盗版,这行永远都不可能像西方音乐市场那样做起来。
想另一位面,近年已经从国家层面上开始重视文化版权保护了,开始约束盗版行为了,网民想听歌不像以前那样随处可下,免费就能听了。但音乐工业仍旧发展的步履蹒跚,短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改观。
这个位面的高层还没有特别重视文化知识产权这一块,可想而知,音乐工业要想朝着健康蓬勃的方向发展有多么的艰难。
去年靠着《唱作人》和一系列横空出世的好音乐的助推,林在山的唱片卖出了奇迹性的销量,但那只是一阵风罢了,不可能持久那么火红。
两个位面都一样,国人总是爱跟风,风头一过,热情也就没了。
这效应从彩蝶唱片推出的《好声音》专辑上体现的就特别明显。
元月一号,彩蝶唱片推出了《好声音》金曲豪华四碟辑,全是Live的精编版,里面有大量林在山的新歌,虽然都不是林在山唱的,但那些新歌有很多都在网上掀起了热潮,受众度极高。
彩蝶依照《唱作人》的先例,兹以为应景的推出《好声音》专辑肯定会大卖。要知道,《好声音》的收视热度比《唱作人》要高了一大块,平均收视率比《唱作人》足足高了1.5%!
《好声音》社会话题性也比《唱作人》丰富的多,不是像《唱作人》那样一味的黑林在山,而是百花齐放的炒热了很多新人。
看这趋势,这些新人的大合辑,再有林在山的天才创作加持,《好声音》专辑怎么也能卖它几百万张吧!
吴一凡年初时信心满满的预测,《好声音》专辑首周销量就能达到200万!
但残酷的现实,硬生生的打了老吴的俊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