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风(2 / 5)
是找工作,找饭碗。不说别的,就说我们的海军。几艘蒸汽船,现在从水手到技师,全都不缺。还有我们的山东铁厂,山东军工厂。雇佣洋员的工资,已经比过去下降了三成,还有警队,现在也有洋妞想要到女警队里找口饭吃了。”
杨玉竹道:“这我倒是听说了,下面的人还在议论,说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有好多洋部下。”
“不光是你,女兵营那里,也会多一些洋人。目前主要是以铁勒人为主,以后么,就难说了。其实别的不说,铁勒纪院那里,恐怕也会多出许多竞争者。”
那些投奔山东的铁勒女人,有一部分人已经花光了身上所有的旅费,卖出了最后一件珠宝或是祖传的银餐具。虽然有安娜公主的周旋,可是想要养活总数已经超过两万人的铁勒人,依旧大有难度。
这些人中,包括一部分工人、技师、军人,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生存。甚至诗人或是作家,也可以养活自己。女性里,或是当兵,或是当工人,也未尝不可以生存。
但是一些贵族女性,却没有这些谋生技能,既不肯到兵营或是警队,也拉不下脸,到工厂里去做工。除此以外,她们还要维持自己的贵族体面,保留着铁勒时代的生活排场,开销非常大。这些工作的收入,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
由于山东这两年格外的太平,谢苗诺夫及其部下的收入也不多,供养安娜及其随员还可以维持,那些同行者,就难以兼顾。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女人最终选择的出路,只能是用自己最后的本钱,换去生存的资本。
所谓的铁勒纪院,实际还是自己住的小公寓,走的是交际花模式。所往来的,大多是寄居于山东的旗人宗室贵族,两下里各取所需,算是皆大欢喜。
由于都是女人,那些地方的治安,主要由杨玉竹的女警队负责,她并不陌生。听到赵冠侯的描述,在秋日的房间里,杨玉竹莫名的感觉到一阵寒意,仿佛今年的冬天,已经提前到来。
“大帅,那之后,会怎么样呢?”
“多半是打仗吧。大家没钱赚,老百姓没饭吃,就要闹事。这个时候,要么是想办法为老百姓找到一个吃饭的方法,要么就是发动战争,转移矛盾。当然,只有泰西那些强国可以用后面那个办法,我们如果要用,等于找死。按照瑞恩斯坦的分析,一场规模空前巨大的战争,即将在泰西爆发。花旗国这几年打仗,死了很多人。可是和未来的战争相比,恐怕只能算是个预演,死伤人数,只能算是零头。”
杨玉竹对于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