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交情乃见(4 / 5)
,对监国之位虎视眈眈,认为承沣无才,既不能摄政,更无能监国。其应该效法其父老醇王,避贤放权,由小恭王辅佐幼主,承沣只做个甩手掌柜即好。
濮伟在宗室里,本就是以勇于任事闻名,他一挑头,立刻就有人跟上去,将整个京城搞的风雨大做。承沣无力追究袁慰亭,固然有群臣保本之功,与他自己自顾不暇,亦不无相干。
袁慰亭道:“他们旗人之间,总以为这天下是他们一家一姓的,谁拿的多,谁拿的少,就争的天翻地覆,如同大户人家里,一群败家子在分家,就是这个德行。可是从没有人想过,汉人大臣,又做何想。前些时,南皮相国的一篇旧作被拿出来,倒是很有些意思,你听一听。”
他略一回忆,就将张香涛的旧作背诵出来“南人不相宋家传,自诩津桥惊杜鹃。辛苦李虞文陆辈,追随寒日到虞渊。改革宪政,行新法之前,朝廷各部尚书,旗汉各一,还要讲一个平衡。等到行新法之后,量才是举,不以族是举,听上去似乎是好事,实际上汉人官员大为减少。各部之内,已经没有几个汉人尚书,回想一下,我们可不是上了老佛爷的当。自己兴高采烈的挖坑,把自己埋在了里头,还拼命的填土。如果不是冠侯你当日提醒我,我现在也把自己埋了进去。”
赵冠侯笑了两声“姐夫,您就别夸我了。小弟没念过书,所知的东西很少,不过是抖个机灵,恰好蒙对而已。朝廷这样的搞法,总归是自己吃亏,山东这里,咨议局的人雄心勃勃,都等着朝廷行宪政,现在这么搞,这宪政,也一准跟大家想的不一样。”
袁慰亭摇摇头“冠侯,我跟你交一个底,朝廷对于什么是宪政,自己怕也说不好。扶桑的宪政,天皇是个牌位,太后呢?现在的问题是,太后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揽权的办法,却又找不到,你想想,他怎么肯行宪。一帮亲贵大爷们,连汉人做官都排挤,还想让咨议局真去开国会?我看啊,多半是有多大的火,到时候就要泼多少水下来。那帮咨议局的人等发现自己受了愚弄,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子,到时候,事情就难办了。”
赵冠侯笑道:“那不管他,总是完颜氏的江山,怎么折腾,也与我无关。您在济南做了这么久巡抚,什么好地方都玩过了,我也不说什么吃好玩好的话。只说一句,济南就如同您的家乡,小弟这里,就是姐夫的家。”
沈金英在内宅里,将一个翡翠镯子褪下来,硬戴到了孝慈手上。“不是说这里就是我家么?孝慈是我干闺女,我喜欢送她什么就送什么,寒芝,你若是拦驾,就是不拿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