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暗影(3 / 4)
又为大金所坚决不能接受。几次拉锯之后,则最终敲定,南满铁路主路路权归扶桑(这是由铁勒签定朴茨茅茨协议时所写的内容,金国无权干涉),而南满的支路建设权,则为两家共有。金国有权在南满铁路开设支路,扶桑亦有权建设,具体建设时,彼此则需要商定。
另一收获则是安奉铁路,当初建立安奉铁路,是由于铁勒扶桑战争的需要,由安东修建铁路,直通奉天。大金并未讨要地租,当然,也未向扶桑提供工料费用。现在战争结束,金国自然要收回安奉铁路,扶桑则希望继续保有安奉铁路路权。
两下几次交涉之后,终究是扶桑在之前的战役里失血过多,现在需要修养生息,与金国交恶的话,恐关外复生变故,只能做出妥协。由金国支付一部分工料费用,将安奉铁路折价卖给金国,这一点于金国而言,也算是一场极大的外交胜利。
对比当日之马关条约,这次关外交涉,金国可说是一次翻身仗。国内舆论之中,总归也是褒多于贬,于朝廷清议之中,三省归还,也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唯一的缺憾,就是徐菊人满腔壮志未抒,就被电旨招回,任民政部尚书,东三省总督则委了赵尔乾。如果仔细计算,则赵尔乾亦是替承振护印,一旦其在东北经营有成,承振便要去收割利润。
思念及此,徐菊人不由跌足一叹“千万积财,皆为权贵私囊。早知如此,还不如散给关外百姓,哪怕是发放给三军,也好过被那些权贵拿去逍遥快活。”经此一事,熟知内情的官员,于庆王固然颇为不齿,连带对于大金朝廷,心也渐渐冷了下去。
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还是越来越多的有能之人,觉得朝廷终于有了希望,或许不需要流血牺牲,制造死亡,也能让这个国家有救。朝廷一如泰西,成立了银行,对经济进行整顿。地方上咨议局的成立,让士绅们有了一丝盼头。希望等到国会成立之后,自己这些人可以成为议员,从而对国家进行干预,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出于对于朝廷的最后一点信任,这些士绅们选择了站在朝廷一方,开始对葛明的力量进行抵制,甚至予以扑灭。各地的葛明组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真正与葛明党人忠诚合作的,就只剩下一向为人所不齿的游侠儿阶层:会党。
大金此时的江湖势力格外强大,经历太平军、飞虎团之后,各地的武术门派或是江湖帮会星罗棋布,少者百十人,多者十数万众皆有。
这些势力的成员,大多为贫苦的乡农、百姓,宪政之事,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