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飞骑炮队(3 / 5)
份馓色,不管士气再好,也是金弓玉箭,不堪一战。”
“这话说的是,当兵的,就得服从命令,知道军令如山。没有主官命令,不能动摇溃散,这支人马照这样练上一年,可着金国国内,同等兵力火力交战,我看没谁是咱的对手。”
赵冠侯沉吟道:“商大人,就你看来,咱炮营,现在还缺什么。”
商全道:“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了。咱们炮营现在缺两样东西,第一是缺炮,第二是缺马。咱的炮,现在太小,十二磅大炮只有两门,其他都是两磅和三磅炮,再者就是挽马和驮马少。当然,拉小炮够用了,可是你要组建那个飞骑炮队,这牲口就有点不足了。我们当下,还是得想办法,多搞一些马回来。”
他这个炮营,按照计划,是想配备十二磅野战炮六门,六磅炮十二门,二磅炮十八门。马匹按照需求,应有三百匹挽马。但是实际上,六磅炮一门没有,十二磅炮只有两门,马匹拥有量不足一百,就算加上骡子,也凑不够三百。
如此一来,机动性上大受影响,导致不可能把拥有的火炮都拉到战场上参战,战场机动性也差。除此以外,再一个困绕他的问题,就是他想要的地雷,实在太少了一些。
赵冠侯与段芝泉的思路不同,前者注重炮兵及炮术训练,于其他辅助兵关注有限。战场思路为,集中炮火攻击敌人,至于保护炮兵的事,则交给步兵来完成。
后者更注重营属工程队和辎重队的建设,换句话说,实际是想着怎么自救。炮兵战斗力虽然强,但是在基础的战斗训练强度上,要远逊色于步兵。必须要有步兵保护,否则很容易被敌人偷袭,端掉阵地。
赵冠侯向袁慰亭讨了一哨专门负责埋雷及排雷的雷电队加强到队伍里,按他设想,一旦炮兵需要就地作战,就埋上一堆地雷,预防敌人的袭击。另外就是多配些马匹,确保部队机动灵活,火炮开炮之后,立即转移,打了就走,尽量不被敌人打反击。遇到战事时,马匹拉着弹药车和炮车,军官全体上马,部分炮兵也上马前进,确保部队行动速度。这种快速反应加快速打击炮兵,就参照时下泰西的叫法,命名为飞骑炮队。
要组建这种炮队,商全自然是欢迎的,而且以他的观点看来,这种炮队一旦组建成功,一个炮营就能发挥现在三个炮营的力量。袁慰亭对此,也持支持态度,但是巧妇难为无米炊,想要实现这些,就得有炮有马,才能谈的到其他。
有简森夫人的关系,加上袁慰亭现在身为臬司兼理藩司,钱也是可以搞一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