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协作工程(2 / 3)
全局的制片人,筹备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布置到位,并且进行最后的审核。
这次的项目不比上一次,要复杂的多,墨菲知道自己只是拍摄了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力方面肯定还是不足,将可能遇到的困难估算的足够多,而且与成熟导演不同,他制定的计划也更为现实。
在分镜头图稿之外,他还特意给每一个主要演员准备了一份故事板,故事板虽然不能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却也足够详细,主要以手写的个人镜头的拍摄为主。
事实上,很多好莱坞导演也会用到故事板,故事板的详尽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导演的自信和拍摄的复杂性。
有些导演希望每一个镜头都有非常精确的故事板,而其他导演只有在到了拍摄现场才决定拍摄方式。
只有经验才能告诉一个导演什么方式适合你,墨菲明显还处于摸索阶段。
各个部门协调好统一的时间,墨菲带领副导演、摄影、灯光、道具、艺术执导和布景师等人去考察合适的拍摄场地。
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满足剧本的需求找到切实的解决方案。
一个好的导演和编剧会进行剧本筛选,把那些不适合拍摄的场景筛选出去,或者预算范围内拍摄费用太昂贵的桥段给筛选出去,从资金方面考虑,墨菲直接删掉了几段花费较大的追车戏。
剧组里,有专人去搜寻场景、道具、服装、图片、信息等等,交到墨菲这里审查。
这是准备阶段最艰难的步骤,墨菲会遇到很多挑战,要么是选择太多要么是选择太少,他需要提出解决方案以便让剧组做出最适合的选择。
这也同样是准备阶段压力最大的部分,墨菲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满满的。
整部影片,只有极少数的外景镜头,这些基本都会在斯坦顿工作室周围拍摄,其中需要的住宅,从节约费用的角度出发,墨菲首选同样是斯坦顿工作室。
只要稍稍进行一些调整,斯坦顿工作室就是一栋合格的中产阶级住宅。
另外,影片的主要戏份墨菲打算找一间大型的旧仓库拍摄,摄影棚的租赁费用太高,不是他能支付得起的,在保罗·威尔森提交的五处名单里,他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考察之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最终敲定了威尼斯郊外的一家废旧钢铁仓库。
这间仓库首先已经废弃了一段时间,显得比较破旧,租金足够便宜,一个月才1万美元;而且空间足够大,可以同时搭建多处场景,再就是顶棚上面还留有以前调运钢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