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中)(2 / 3)
表团的投诉电话,说哈尔滨政府没有诚意,将他们请到哈尔滨来,却不跟他们谈判,这是破坏两国友谊的表现。
市长当然也得到了张瑞强的汇报,知道这件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虽然觉得张瑞强这个办法有些损,但确实能给哈尔滨带来极大的利益,只要不让俄罗斯方面知道就行了。合同一签,说什么就都晚了。
市长先生于是亲自坐镇,代表哈尔滨,跟俄罗斯代表团展开谈判,诺万他们松了口气。
跟澳大利亚那边,是副市长,这边是市长,那如果这边谈好了,那边条件再好也没用,市长肯定比副市长说话好使啊。
可是刚开始谈判,他们就发现,这个市长,竟然比张副市长更难沟通。市长代表哈尔滨,提出了一大堆的条件,一条比一条苛刻,这还怎么谈,分明就是一点谈判的诚意都没有!
于是诺万暗示薛翻译,给澳大利亚那边,找点麻烦吧,否则我们这边没法谈了,你也拿不到剩余的好处!
第二天,果然,市里主动跟他们联系,想要继续谈。
不过诺万他们兴致勃勃的去了,却扫兴的离开。条件虽然降低了,但降低的并不是特别多,俄方还是明显就吃亏!
这种协议要是签了,那他们得到的就不是政绩,而是政治生涯的滑铁卢!
不过好在,哈尔滨方面总算是松口了,也就表示,薛的兄弟已经起了作用,他们的机会来了。现在就看他们能否把握住,率先跟哈尔滨政府将协议签了。
哈尔滨虽然人口众多,但肯去外国种地的农民,肯定不多。同时跟两国签署协议,肯定不行。澳大利亚的合作,可以让给其他城市嘛,跟我们俄罗斯合作,哈尔滨就最合适了。
接下来,谈判进展的非常顺利,一些周边的条件,都已经谈妥,但在最重要的几点上面,双方还是相持不下。
承包土地的面积,租金价格,租赁时间,租金交付方式这四点,谁也不肯让步。
哈尔滨方面的意见,哈尔滨农民能承包多少田地,就承包多少,而且允许哈尔滨农民开垦荒地,租金要相对的便宜;租金价格给的也很低廉,是苏联时期,这片土地的最低价;租赁时间,哈尔滨要求十年最短,时间可延长,但不能少了;租金交付方式,哈尔滨的意思是每年年底以粮食来抵偿,之前不用付一分钱,且每个农户只负责自己的,如果有农户不交,则哈尔滨不负责,如果有天灾发生,租金则要相应的降低。
俄罗斯方面的意见则完全不同。承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