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应急的装甲车设计方案(3 / 4)
于输送步兵协同坦克作战,首批于1963年交付部队,命名为63式装甲输送车。
从研发出来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改进,一直到八十年代苏联人在他们的西方81军事演习上面使用大规模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进行长途奔袭的演习之后,整个世界在装甲车的研制上面才加快。共和国的装甲车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的。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这种共和国唯一的一款装甲车很快就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三十多种车型的履带式装甲车族。直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共和国都依然在大力生产以及装备部队。
63式装甲输送车,履带式,四对负重轮,成员数15人,车长5.476米,车宽3.976米,车高2.58米。战斗全重12.8吨,最大行驶速度60公里每小时,水上浮渡速度6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
装备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在这个时代,没有装上炮。
在1968年定型并大量投产的A型,增加了一些改进,比如,增加冬季用发动机水加热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万向传动轴代替齿套连接,并且改进了变速操纵以及减震器。
跟国内同时期所有的坦克,如59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63式水陆两栖坦克的设计思路一样,都是采用无托带轮结构,跟美国M113装甲输送车一样。
M113只是比63式装甲车多了一对负重轮。同时期的63式坦克,跟美国的M113相比,性能不妨多让。
“这方面的工作,大家抽出一部分精力来干就行了。比如,地盘直接采用59式坦克的底盘,然后操纵装置不需要使用液压系统,采用传统的扭力杆,另外,由于主要是作为人员输送装置,在战斗的时候只需要提供一些火力支援,那么,采用三十毫米口径或者四十毫米口径的机关炮就行了……”刘一九不顾反对,这种事情,必须得干。
要不是考虑到这种装甲车以后在中东以及非洲各国可以有着很大的市场,他都没有兴趣去搞这个。
这种使用广泛,但是谈不上先进的东西,让617坦克基地去搞就行了。
他们本身是只要做精品的。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他们自己不搞这种坦克的研发,即使上面对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向国外出售军事装备的订单都会被别的单位给抢去,这对于需要大量资金的九院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这种事情不符合整个九院的利益,也不符合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