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文艺生活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2 / 3)

了,凑合凑合得了。

凑合,这个词非常贴切的形容了这时华国人对房子的态度。

比如京城电影制片厂,住房紧张到什么程度,已经有十几年没分过房子了。

一家老少三代电影人挤在一间小两居室里,很多导演的孩子都长大了,成了大龄青年,最后只好抢占办公室,搬进去住就不走了。

京影厂的录音楼,很多二层、三层都变成筒子楼的家属宿舍。

就因为没房子,能把人逼到这个份儿上。

这是韩三平要解决的问题,每次提起这件事他都摇头,碰到闹着要房子的职工他就头疼。

林子轩和慕姗姗为了不被人在背后议论,也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现在的房子暂时够住了,不过一旦有了孩子或者来了客人就显得拥挤。

进入九十年代,京城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起来,商品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事实上,京城的商品房从1984年就开始建造了。

这就是方庄住宅区,也是京城第一个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住宅小区。

当时是为了解决京城居民住房难和改善南郊的城市面貌,市政府决定在市东南建设方庄住宅区,征地工作从1984至1991年底结束。

方庄住宅区在1986年开始对外销售,分成三个档次,最高的是每平方米1700元,最低的是每平方米800元。

由于京城的楼盘少,方庄商品房的价格每年都在上涨,1994年涨到了每平米3000多元。

方庄不仅聚集了众多政府官员及国企高层领导,还吸引了一大批商界成功人士与影视明星,那里被称为是京城的富人区。

刘晓庆就在方庄有一套房子。

林子轩和慕姗姗手里的钱也就够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勉强能挤进富人的行列。

他们还有另一个选择,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房屋允许私人买卖了,只要是这栋房子在某个人的名下,就可以出售转让。

国家分配的房子不行,那属于集体所有,不允许出售和出租,用于获取利益。

两人讨论的就是到底买一套商品房呢,还是买一套四合院。

“我觉得应该买一套小的四合院,以后肯定升值,再说了,四合院的空间大,住着舒服。”林子轩提议道。

“要是拆迁了呢,谁知道能赔多少。”慕姗姗担心道,“商品房至少十几年都不会拆掉,有三十年的土地使用权,方庄那儿我去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