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执念(2 / 3)
小五岁,到他上中学那会社会上基本安定了下来,学生都要在学校上课。
正因为在中学的成绩不好,姜文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去考的京城戏剧学院,这才走上了演员的路子,成为了华国的一线男演员。
说起来故事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能把简单的青春期故事进行包装,融入到整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中,只有这样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林子轩按照《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姜文的回忆整理出一份故事大纲,主要情节都有了,下面就是填充各种细节了。
反正以后姜文拍摄的时候还是会修改,写那么详细没用。
林子轩只是帮助姜文理顺他脑海里的思绪,说到底,这是一个属于姜文的故事。
他觉得以后不能再给这种有追求的导演写剧本了,太费劲了,这种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追求精益求精,总是要把事情都弄清楚才会安心。
“你觉得这片子需要多少投资?”林子轩询问道。
“怎么着也得200万美金吧,不能比这部电视剧少了啊。”姜文理直气壮地说道。
林子轩非常无语,这句话彻底暴露了姜文菜鸟导演的本质,他对制作一部电影要花费多少钱完全没有概念。
《京城人在纽约》之所以投资那么高,是因为要全程在美国拍摄,你一个在国内租个大院子,找几个少年男女就能拍的片子怎么可能需要这么高的投资。
再说,就算是你要,估计也没有人愿意投资。
按照林子轩的估算,加上姜文乱改剧本的习惯,浪费的胶片,100万美金足够了。
这正是姜文想找林子轩做制片人的原因,他看重的是林子轩找钱的能力和省钱的能力。
一部二十一集的电视剧就能拉到150万美金,那找拍摄一部电影的资金还不是小菜一碟,他已经在想着回国后就筹备拍电影的事了。
对此林子轩哭笑不得,《京城人在纽约》能够拉到投资有多方面的因素,这算是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加上提前卖出去贴片广告才能成功。
“那咱这片子也弄个贴片广告不就完了。”姜文自信地说道。
“问题是咱们觉得这个故事好没用,要让投资商和广告商也觉得好才行。”林子轩苦笑道,“这片子无论是故事、演员、导演都没有号召力,这怎么能被人看好。”
“这是你的事,我只管拍片子,小林,哥哥对你很放心。”姜文不负责任地说道。
对于这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