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人情难却(4 / 5)
不好,毕竟之前没怎么打过交道,相互之间不熟悉,干脆一锤定音:“行,我们兵分两路,蕙萍带孩子们先回去见老人,准备办喜事。援建不能走,援建要留下。”
“这样也行。”
“小吴,你送送,蕙萍她们快到家了,别那么着急,路上开慢点。”
送走常援建家属和女儿女婿,众人信步来到富丽堂皇的富贵酒家。
常援建是继已去世的黄书记以及明年退休的顾政委(副大区级65岁退休)之后良庄最有出息的人,富嫂不仅认识而且很熟悉,进门时拉着又说了一会儿话。
韩博同样是良庄走出去的干部,但在她眼里警察不算干部,依然是“韩打击”,只是换个地方“打击”,不再跟以前一样“祸害”良庄。
相比韩博,李晓蕾要受欢迎得多。
基金会三天两头有接待任务,且财大气粗从来不欠账,不需要左一趟右一趟跑过去要饭钱,整个一“财神爷”,专门为“李行长”准备一大杯鲜榨的豆浆。
老卢请客,摆了五桌。
良中良小老校长、良庄幼儿园老园长、砖瓦厂老厂长,包括小单大伯在内的老良庄乡几个老村支书,以及能联系上的几位老良庄乡干部和现任良庄镇党委委员……全是他认为有资格参加这个欢送宴的人,结果五桌没坐满。
刘旭是局党委成员,不是镇党委成员,所以没来。
王燕接替老殷进入镇党委班子,有资格参加欢送宴,但没跟镇党委成员们坐一桌,而是跟韩博、李晓蕾、单支书等人一桌。
老卢讲话,口罩摘了,热情洋溢,抑扬顿挫。
常援建级别最高,端起杯子祝贺。
然后按照资历一个一个来,焦汉东最后一桌一桌给众人敬酒,感谢众人过去十几年对他工作的支持,虽然人不是很齐,气氛还是不错的,搞得很热闹。
吃完饭,老卢叼着牙签把常援建、焦汉东和韩博叫到三楼洗浴的一个包厢喝茶聊天。副处级以上干部及老干部聚会,别人没资格跟上来。
跟焦汉东没什么好说的,他当那么多年干部,县委常委也干好几年,上任之后工作该怎么干不用人教。
重点讨论常援建要转业的事,老卢很不理解,皱着眉头说:“你四十好几奔五十的人,转业相当于二次就业,一切从头开始,有点晚,不合适。”
“卢书记,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十八岁就出去当兵,在部队一干近三十年,对部队既有感情又觉得整个生活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