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最好的单位!(2 / 4)
王燕同志。”
“行,过几天再见。”
昨天回来晚,“西部大开发”搞怎么样没看清楚。一路往西,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才离开一个月,变化很大,先施工的半边路面已夯实,一号桥和二号桥之间正在浇沥青。施工速度很快,不过话又说回来,东西总共三公里,不是几十乃至上百公里的大工程大项目,只要有足够资金,干起来应该很快。
南北主干道已露出轮廓,拉土拉砂石的大车络绎不绝。
思良公路西段两侧,许多工地基础搞好了,正在搞地面建筑。建工集团承建的XX公司XX项目的大牌子,一块接着一块,看样子招商引资搞得不错。
黄小河刻意放缓车速,介绍这一个月发生的事。
“东西一条大路,南北十几条小路,到处要土方。工业园区不能挖,镇区不能挖,只能挖这边。规划又调整了,明明是挖土去修路,明明是破坏基本农田,居然说要挖一个人工湖,修建良庄人民公园,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能逛公园。”
焦书记跟老卢完全是两个主政风格。
同样违反土地使用政策,同样“先上车、后买票”,焦书记喜欢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尽可能把一件不好的事变成好事。
老卢就比较粗暴了,挖就挖,我又不是不给补偿,我挖良庄地方又不是挖其它地方,群众都没意见,用不着你国土管理部门“咸吃萝卜淡操心”。
他一样不会搞公园,他喜欢来点实在的。比如挖鱼塘,四四方方,能挖多大挖多大,承包给养鱼的人收承包费。
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总不由自主想起他。
看着眼前这一切,韩博暗暗想谁都可以“遗忘”老卢,唯独自己和焦书记不可以,没有他向县委极力争取,自己不可能这么快提副科,更不可能被任命为局党委成员。
没有他极力争取,焦书记一样不太可能接任良庄镇党委书记。没有他那么多年苦心经营,没有他打下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焦书记就算再有本事也难像现在这样施展抱负。
“征地要给人赔偿,标准怎么定的?”韩博鬼使神差地问,这不是自己问的,是替老卢问的,他绝对想知道。
“征地啊。”
黄小河下意识看看已成为工地的大片农田,扶着方向盘笑道:“一亩2000元现金补偿,三亩以下解决一个农转非,三亩以上、六亩以下解决两个农转非,镇里帮着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企业建成投产再以‘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