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来龙去脉(3 / 4)
济发展情况,认为砖瓦厂在良庄赚钱在那里一样能赚钱。结果承包后发现,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老百姓根本没钱翻建新房。并且当地人有用石头建房的传统,对砖瓦的需要不是很大。”
老厂长出去承包砖瓦厂赔血本无归,欠一屁股债,到现在没还清,全乡都知道。
退休了,老老实实在家带孙子多好,非要折腾,搞得全家人跟着受罪。老卢暗叹一口气,示意接着往下说。
韩博放下材料,苦笑道:“在实际承包砖瓦厂一年半时间内,临山乡政府、临山乡中心小学、临山中学和乡里几个企事业单位,先后向砖瓦厂共赊欠价值二十九万多元的砖瓦。莫厂长多次讨要,乡里和赊欠砖瓦的单位以种种借口拒不支付货款。流动资金被占用,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莫厂长自认倒霉,从良庄又借一笔钱去给工人支付工资,就这么结束了承包经营。”
袁政委糊涂了,百思不得其解问:“不对啊,老厂长应该去找他们要钱,他们怎么反过来跑我们思岗抓老厂长?”
“听上去是有点匪夷所思,但这一切是有原因的。”
韩博翻出一份承包经营合同,解释道:“老厂长做事比较讲究,宁可自己损失惨重,也没欠当地工人一分钱工资。做事有始有终,亏了就亏了,回来之前专门去过乡里,找乡领导解除承包经营合同。当时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等乡领导,可能不太好意思面对他,也可能担心他是去要债的,于是躲着不见,找不着人,承包经营合同自然无法解除。回来之后的三年间,老厂长同女婿一起去过四趟,既打算多少要回点货款,弥补一下损失,也打算顺便把承包合同解除掉。结果对方始终避而不见,合同无法解除,货款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他们拿合同说事?”石副局长问。
“差不多。”
韩博低头看看笔录,接着道:“大前年4月,临山乡发生一起贪污腐败窝案,当时把砖瓦厂承包给莫善学同志的乡党委书记、乡长和一个副乡长,因为经济问题被纪委立案调查,乡领导大换血。去年11月份,乡党委班子又进行过一次调整。本来就是贫困乡,党委班子又频频调整,能够想象到乡财政有多么紧张。新上任的党委书记狠抓清欠,发现已杂草丛生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的砖瓦厂,居然有承包合同,决定按合同办。6年就是60万,把这笔承包款要回去能顶大事。据乡里司机交代,乡里一位老干部曾为老厂长仗义执言,说是乡里欠人家的,不是人家欠乡里的。党委书记比较强势,不承认前任留下的所有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