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5章 关宁军(2 / 3)
家乡的田庄私产重要啊!如果不全力以赴阻止李植,恐怕李植以后要把均平田赋的政策加诸到全国。
文官们首先是士绅,其次才是官员。哪个文官在家乡没有良田几千亩?没有了免税特权,这些文官致仕以后吃什么?
刚才皇极殿上,几十名文官浩浩荡荡出列奏请调关宁军讨伐李植。文官们哺育了关宁军几十年,现在正是调关宁军出来使用的时候了。
东林党心底里甚至觉得关宁军是东林党的私军,在这事上说一不二。
即便是天子朱由检也不敢和整个文官系统作对。大明朝有太多死得莫名其妙的皇帝了,朱由检不想做其中的一员。
所以在几十名文官气势汹汹上奏之后,朱由检退缩了。朱由检同意调关宁军入天津,旗号是整肃地方秩序。
王承恩听到朱由检的话,下意识地看了看左右的宦官和侍女们,仿佛到处都有投靠东林党的人。
朱由检的皇宫可不是铁板一块,东林党的势力在这里同样不小。比如当初“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曹化淳就是东林党的人。那时候内阁首辅温体仁要办东林的钱谦益,曹化淳就把温体仁给干掉了,最后温体仁灰溜溜辞职回乡。
如果天子和整个文官体系对抗,说不定哪一天就莫名其妙病死了。
王承恩也知道天子处境艰难。大明朝的天子在这烽火连天的世道里,只能像走钢丝一样维持着皇家的体面,艰难地维持着大明的气数。大明的天子远不是老百姓那样认为的大权在握。
朱由检叹了口气,说道:“即便是朕不同意,文官也一定能绕过朕调动关宁军。祖大寿这些军阀眼里可有朕这个天子?与其毫无意义地和文官们对抗,倒不如顺水推舟允了此事。”
王承恩沉默了好久,才问道:“既然如此,天子为何又死守着京营兵马,不让文官们调圣上新练的京营新军。”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新军和关宁军不同。新军是朕的心血,都掌握在最忠心的将领手上。没有朕的旨意,谁也调不动新军,所以朕自然不会让新军去和李植火并。”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而且如果调动京营新军和李植火并,那就是真的撕破脸了。李植也知道关宁军和东林党的关系,不会因为受到关宁军的攻打就举起反旗。若是朕调新军讨伐李植,就真的是逼反李植了。”
“而且说一千道一万,李植的兵马战力实在是太强,竟能击败十几万倭国幕府军。新军和李植的虎贲师对上,谁胜谁败很难说。新军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