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1章 法庭经费(2 / 3)
,天子是给李植划了一条红线:李植控制山东的司法可以,想进一步控制山东的税赋不行。
李植知道这条红线自己暂时是不能跨过的。天子已经到了屯兵香河的地步,自己如果再进一步收税,恐怕天子就真的会发兵攻来。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李植斩了两个巡抚后威震山东,自然要利用这威势搞点银子出来。天子既然默认了法庭的存在,李植就不准备自掏腰包支持法庭了。法庭是山东的公共事业,造福的是山东的整个社会,当然该由地方财政支持。
山东法庭系统近万人,一年消耗银子四、五十万两银子,这笔费用李植准备摊派给各地衙门。
济南府知府拱手站了起来,缓缓说道:“津国公明鉴,如今年景不好灾荒遍地,各地的财政都十分紧张。不但要转运支撑营兵、卫所,还要上缴国家,更要支付衙役吏员的月俸,实在是没有钱供给津国公法庭了!”
下面的文官听到这话纷纷附和,说道:
“是呀,我等实在是没钱。”
“穷,真是穷衙门!”
“津国公明鉴,我们刮地三尺,也搞不出银子。”
见文官们嘈杂议论,坐在李植旁边的钟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有让你们说话吗?”
文官们都听说过钟峰这杀人魔王的名声,猜测这个武将大概就是钟峰了。他们被钟峰一句喝问吓得脑袋一缩,一个个噤若寒蝉。
李植笑道:“我也知道各个衙门都缺钱,诸位不需要担心,我已经为诸位想好了省钱的办法!”
李植点头说道:“如今法庭已经开设,各衙门的刑房人员就没用了,全部裁撤。节省下来的经费,就可以支持本公的法庭了。”
明代的地方官衙门一般有六房,对应朝廷的六部,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刑房人员就是专管民事、刑事案件的,和李植的法庭功能重合。
明末地方衙门效率低下,衙门中人员臃肿,一个县往往有几百名刑房人员,队伍十分庞大。如果把这些人全部裁撤,节省下来的银子足以支持李植的法庭。
众人听到李植这赤裸裸的抢钱言论,一个个愁眉苦脸,却又不敢出声反对。
临清州知州胆子比较壮,拱手出列,缓缓说道:“津国公明鉴,衙门中的吏员都是些几十年的老吏,身无长物。若是一下子全辞退了,这些人恐怕要失去生路……”
李植点头说道:“这话也不错,我建议诸位辞退吏员时候给每人发银子十两。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