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4章 文艺复兴的开端(2 / 3)
的欧洲是被天主教文化所统治。
社会文化是以天主教神学为核心的。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于是有一批人借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颠覆教会文化。
而这种颠覆在十六世纪达到高峰,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文化体系,其核心便是人文主义。
其核心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总体而言,这是人类从神化到世俗化的一个转变。
萧铭现在也需要儒教走下神坛变得世俗化。
不过现在他将闫正一和黄燕青当做武器来使用以摧毁大渝国旧的文化体系,那么就需要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来代替旧有的文化。
之所以他这么长时间才让二人准备开启文艺复兴之路,就是一直在纠结这个新文化体系问题。
在他生活的当代,相比西方以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为核心人文主义,他所在的国家在旧有文化体系被摧毁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政党文化,严格说起来就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
而在政党文化之下,传统文化体系依旧存在,两者结合便是他那个时代的特色。
走出御书房,萧铭望着逐渐西沉的落日。
在闫正一和黄燕青行动之后他也要趁机树立大渝国的文化体系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他认为大渝国的传统文化足以支撑社会的文化体系,但是针对一些弊端需要被完全清除。
他最终的目标是让儒教像西方的宗教改革一样自身净化,在文化上承认科学,反对愚昧,倡导人人平等等理念。
如此一来,大渝国文化体系便会得到重建,而且在历史上每代君王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他翻阅资料之后发现在历史上儒家经历了思孟学派,宋明理学,心学,气学,今文学派,公羊学,谶纬神学,古文学派和训诂学,总体来说每个朝代的儒家文化都不一样,可见儒家文化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的。
而儒家有时候为了逢迎君王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换句话说儒家还是很识时务的。
每次改朝换代,孔家总会及时另投新主,萧铭也一直在等待孔家派人过来,不过现在依旧没有任何音讯。
尽管他知道孔家一直在观察形势,但是现在也该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