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4章 巡视莱芜(2 / 3)
随着书写东西的数量增多,他越发觉得毛笔无法满足他在处理政务时候的要求,也影响他将脑中的知识变成书籍。
现在有了钢笔,他的工作的效率可就快多了,他准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首先在政务系统中推广钢笔写字,终结毛笔字统治大渝国的历史,对他来说,这也是大渝国向实用主义转型的一个点。
将禁令条文洋洋洒洒写下来,萧铭收笔起身。
钱大富见状走了进来,他说道:“皇上,马车已经准备妥当,此次前来莱芜的官员也都到了,该出发了。”
萧铭点了点头,他叫来一个小宦官让他将禁令送给庞玉坤,准备在大渝国施行,接着向外走去。
在蒸汽机车运行成功之后,变法被推上了一个高潮,神奇的机车让大渝国的读书人意识到一场剧烈的变革正在发生。
而对已经参与到变法中的人来说,这更是一种激励,无论是玻璃坊,还是蒸汽机坊的匠人都是热情高涨。
萧铭这个时候自然也坐不下来,一个科技落后西方一大截的大渝国被他带到今天不容易。
但是蒸汽机机车的成功不但没有让他满足,反而心中更加有了一层迫切之感。
虽说金帐汗国,高丽,吐蕃等封建王朝是大渝国的威胁,但是这些国家毕竟还停留在封建社会,对付他们相对来说容易一些。
但是对付思想和科技全面飞跃的西方可就不那么容易了,正因为如此,他不敢有一丝放松。
这次前往莱芜他正是为了大渝国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钢铁。
青州铁路的建设首先伸出两条线,第一条是通往长安方向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是大型的露天煤矿。
这些煤矿不要复杂的开采技术,表面上的煤层就足够支撑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第二条路线是南下莱芜,为的便是这里的大型铁矿。
这两条路线之后,铁路才会向其他地方延伸。
此次前往莱芜,他主要的目的是检查这里的钢铁坊,在宣布变法之时,那里便被要求建立莱芜钢铁坊。
今后的大渝国的钢铁将主要依靠莱芜钢铁坊和开平钢铁坊。
到了门外,萧铭看见一辆四轮马车停在门口。
不同于大渝国的两轮马车,他特意让器械司生产了这种四轮的马车,而且在车轮上还安装了弹簧减震。
这辆马车是他特意吩咐生产的,也是大渝国第一辆四轮马车,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渝国人熟悉四个轮子